生活如同一道题,有条件,有要求,有过程,最后才是答案。
当我们认清了这一点,就会看淡很多东西,找准题眼和要诣,让自己活得更如意。
有些气,谁生谁傻,只会伤害身体
昨天碰见李阿姨,那神采奕奕的样子,让我大吃一惊。
印象中的她,常年服药,弱不禁风的,走几步路就得歇一歇,就似个病包子。这才几年不见呀,居然这么大变化?
原来,李阿姨没什么大病,都是被别人气的。
她爱干净,老公却随意惯了,他俩天天吵,人家也不改,她就天天气得吃不好睡不着的;她想干翻事业,婆婆业却天天催她要孩子,无奈之下,工作没了,婆婆又挑眼,常让她泪流满面。
结果,不光没用生气使境转好转,还因乳腺问题,做手术花了三万多元。
有些气是置不起的,除非真不混了
住院期间,同病房的张奶奶是位心理咨询师,对她帮助很大。
张奶奶七十多岁,因意外受伤住的院,听了李阿姨的讲述,很认真地说:你还小,很多东西没意识到。
你婆婆这代人,苦吃得多,顾虑就多,催生很正常,也是想趁身体硬朗,帮着带带,赶上公司业绩不好裁人,她并不知道,细想想,气这样,值吗?你丈夫整体很不错,生活细节是小事,可以督促他改,犯不着吵生分了,万一再出点别的事,不更委屈?
所以,明知不会有结果的气,咱就不去置。可以从其它角度切入,如先答应着,让气氛融洽,等工作业绩提上来再说,岂不皆大欢喜?再者,一些小事,能过去,少在意,或许细雨和风,更易达成所期。
也就是说:在背景和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先过好眼前关,最有利。
生气是本能,争气才是本事
出院后,李阿姨跟变了个人一样,不再唠唠叨叨,对婆婆总是客客气气,跟孩子更有耐心。
奇怪的却是:她丈夫不光更恋家,还主动承担了一部分家务;婆婆不光帮着带孩子,还私下托人,为她找了份不错的工作。
渐渐地她发现:自己心态好了,人人都很可爱;家里问题没了,工作也好干多了。当她把年终奖拿给婆婆的时候,她笑得跟花一样,直说:老天开眼,我儿有福,咱这个家有福啊!
降低期待,强化自我,好运自来
用李阿姨自己的话说:人与人是同而不同的,降低不必要的期待,强化自身的能力,很多问题可以自行解决。否则,就算气死,也难有起色。
因为,人总是站在自己角度上看问题,当你与他靠得很近,一些东西会被放大;当他需要偶尔仰视你时,原有的不足也会被忽视,看到的都是你光鲜亮丽的样子。自然,挑剔减少,欣赏增多,关系融洽。
不生气,多争气,生活自然更容易。
现实中,人们常常活在自己的情绪里,一个表情,一句重话,就想做出反应,要个说法,满意还好,不然就不依不饶,非得分个对错输赢。
其实,绝大多数时候不需要这样,凡能赢的,功夫都不在嘴上;凡真输的,皆败在了弱上。
有些付出,是听不见声音的,效益却最好;有些善意,若带刺的仙人掌,一个错判悔恨不及。
所以,真正的聪明人都从现实出发,放眼未来,不为不良情绪买单,而是从自身找原因,让生命更有价值,站在该站的位置,既做好分内事,又能付出和给予,总是一副自自然然云淡风轻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