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宋贵妃在后宫中没少做恶事,甚至成为了皇帝的帮凶,如今却被和尚救醒,这件事可不传到皇后的耳朵里。
皇后愤愤不平,却只能接受这个结果,甚至把这一笔账又记在了赵承平的头上,毕竟人是从他府里出来的。
这不,从而想到了那个逝去的女儿,而且她女儿的逝去,甚至与她脱不了干系,间接送他去往了火坑。
只因当初宋贵妃颇得盛宠,而且膝下有子,与那赵承平也有几分拉扯,这可让她意识到危机,正愁着如何扳回一局,刚好切出了那事,皇后也就顺理成章,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赵承平。
从而牵制了赵承平这位有实权的候爷,可惜婚后的日子过的不尽如意,甚至皇后看在眼里,几乎后悔曾经做那样的决定。
后来皇后才知道,原来他面对的对手不是宋贵妃,而是他的夫君皇上,因为女儿的存在威胁了他的地位,甚至影响他追求长生不老的目的。
可惜时光不会倒流,她的女儿已经不会再回来,为此她收敛了自己,并只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尽最大可能保住自己的后位和自己儿子的太子之位,然后为她女儿报仇。
当她听说宋贵妃得此怪病,无一不是畅快的,甚至内心徒生出几分恶毒,希望她从此就别再醒来,先去黄泉路找她女儿赔命,然后就是他的夫君,最后皇后都想好,办完所有的事情,安置好自己的儿子,自己也用自己的命去赔自己的女儿。
可惜,终究事与愿违。
赵承平准备启程要去南海,寻回妙音把她带回大理,却听到府中下人说皇后尊驾造访,赶忙迎了过去。
一见到皇后人,就立即跪在地下参谢:“臣赵承平参见娘娘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皇后自然也没有多摆一会儿架子,只见那温和的随手一挥笑道:“赵候爷免礼”
话罢,赵承平和府中一众家仆,都站了起来。
皇后却东看看西看看,唯不见法海和小青,就故而出声问道:“听说侯爷府中有一大师,佛法精妙,而且自宋朝而来的得道高僧,近些天,也医治好了宋贵妃,本宫也有一事想请大师,不知候爷可否为本宫引荐。”
这可引起了赵承平的沉思,他想不清楚这位皇后娘娘到底又要干什么,葫芦里也到底卖的什么家,可还没过几秒钟就见她怀里掏出一个玉镯,这个玉镯,赵承平见过,因为这是妙音的随身饰品,在妙音故去之时,皇后给自己的女儿收拾衣物的时候,特地从妙音那里找到这一件首饰作为珍藏,而如今却被她又拿了出来。
赵承平内心似乎对上了很多种答案,可全然没有想到,皇后掏出这玉镯,对赵承平道:“我知道大师神通,所以是想请法海看看他的女儿能不能活过来。”
人死不能复生,这是恒古不变的道理,这都懂得道理,皇后娘娘也一定会懂,可是如今却如此,真的是让赵承平诧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