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赵公也不是个好脾气,反问道:
中书令这个时候骂人?那些钱到底哪里去了,你敢说我还不敢听,再说了,那张家是个蠢物,你不是说东宫一定会上套的吗?
原来这姓赵的本是商贾出身,因女儿生了皇子,得皇家看重,才平步青云。但问题是,前一段时间,他那本就分成不多的利润,被皇帝全抄了,用作茶马军需之用,眼下正憋着一股气呢。摆出一副要钱不要命的架势,李柏舟还真是一时半会儿奈他不何。
不过李柏舟毕竟位极人臣,纵横朝堂30多年,曾经算计的萧定全都差点被废,全靠恩师卢世瑜牺牲自我,挽回余地,所以他很快森然道:
安平伯,若这样讲,今后老夫所有事情都不带上你了。但若将来贵妃和大王有什么。望安平伯也和他们同生死,共富贵。
赵公一看,这老李头儿一拉脸,看着挺阴森的,想想自家女儿入宫为妃生育皇子,一旦出了什么事,他哪里逃得开?只好软和道:
万能龙套中书令,不要和老儿一般见识。只是这东宫不上套儿,咱们又该如何是好?
李柏舟一甩袖子,道:
先乱一乱他的心神也好。毕竟东宫那位女主人现在怀孕了,陛下很是看重长孙。那出事的是他的亲兄弟,若能乱了他的心神,也好动摇其根基。
这话说的很没有政治水平。在政治家面前,女人不过浮云,就算是正妻嫡子,也是可以随意舍弃的,萧定权再重情义又能如何?原本的历史中他还不是有了新的开始飞和新的儿子,就算是太子妃的生父,张陆正也不是不能牺牲一个女儿的。
反而是陆文昔,怜惜这一对姐弟都是难得的歹竹出好笋。第二日,消息渐渐汇总之后,大着胆子向萧定权提议:
殿下,外面的事情小人不敢说,但听起来张监生的罪过好像不大,最多就是被革除功名,他们的功名本来就是捐来的。还是慢慢告诉太子妃吧,若不然,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刺激了她,反而不好。
萧定权因为私自放走人质表哥顾逢恩的事情,终于被皇帝发现了,正挨了一顿训斥,在家闭门思过,要不是看在长孙的份儿上,估计罚的更重,因此这个时候正没好气,道:
萧定权难道孤这东府就是个筛子,一点儿事情都防不住?不是你说太子妃忧思甚重,不能加重他的焦虑的吗?怎么好话赖话都是你说?
陆文昔人呼吸三口气,才能应对他的狗脾气,道:
陆文昔殿下息怒,小人无能,东府的消息泄露……那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殿下在此请息怒,小人绝非有意讥讽于你,小人都已经愿意把身家性命押上了,又如何会做这种触怒主君的事情?我的意思是说,既然并非一朝一夕能够改变,就应该防患于未然,把损失降到最小,这也是我唯一能为太子妃做的事情。将来大事,还是要等顾家几位长辈到了之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