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此同时,正如这几个妇人猜想的那般。丹凤门的宫门再一次被敲起了。
文昔对于当朝这位太子殿下的政务能力可是相当清楚的,明明没啥本事,还和他爹一样有猜忌之心。同时还死要面子,也不知道爹娘是怎么生怎么养的。他老师卢世瑜只教了他。处世为人的道理,君王知道是半点没有。
或者说,读书人心中的君王之道和正常人眼中的不太一样。
陆文昔没有对卢先生不敬,但经历几世见过了真正的政治家,那真是看不上,可是没有办法。萧定权有百样不好,但是如今的赤子之心还是有的。需要他首肯,自己才能运作救出陆英父子,所以暂时只能先哄着他。
不过身为内廷女官,他首先得看太医来给老皇帝之后一番诊治,然后中间太子萧定权领着几个重臣到了。
世家大族出身的文官,虽然一肚子蝇营狗苟,但至少吃相还是好看的。等待他们诊治完之后,听了汇报,有个人终于大着胆子说:
院判和身为太医的意思是,陛下,这是长期压力导致?什么时候醒却说不准。
陆文昔心道:
陆文昔心脑血管的问题即使到了近现代也是个大麻烦,何况古人。头颅要是能轻易治好,曹操还用得着杀华佗吗?这种事儿谁敢瞎保证?
那太医低头道:
万能龙套正是如此,下官学艺不精,只能暂时稳住陛下的生命体征。
萧定权却忽然发怒,道:
萧定权圣体失和,骤然出现这样的大事?你身为医者,居然这样推卸责任?来人,拖出去。
全是演的,毕竟对于父亲的感情非常复杂,还是张念之赶紧拦住了他。
张念之“万万不可,陛下身体不育,正需要太医院的人合理诊治意向,今日若处置医者。以后谁还敢尽心呢?这不是人子的孝道,更不是人君的气量。”
看到一向存在感很弱的太子妃,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陆文熙毫不意外的收获了几个朝中重臣,乃至于诸位太妃的眼光。
张陆正对于女儿也很满意,跳出来让太子暂且监国,李柏舟一派自然是不同意的。可是这事儿他注定不占理,大部分中立派都不会选择他。
现在皇帝忽然昏迷了,根本处理不了朝政,就算没有令制,皇太子监国不应是理所应当的吗?
大家虽然明里暗里支持明丽百周,搞掉太子,支持齐王上位,可也不能真的做乱臣贼子呀。
性质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于是,众人请出来大宗正,又召集了一项变弱的右丞相。和六部尚书大家一起盖章,奏请皇帝,以圣躬失和请皇太子监国。
其实,帝王现在身体状况根本就没有办法批阅签购,大家也不敢替他做主,就有这么一份奏折,表明我们都是忠君爱国的,同时也是大家互相作保,谁也别想独善其身。
张念之当即拉着萧定权三辞三让,让陆文昔十分满意她的进步。
但张念之进步不完全,第二天就念叨着让萧定权把弟弟弄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