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又是3月了。我也忘记了在上海我到底度过了多少个3月。上海的春天总是来得很快。就像前几天还在下雪,而一转眼,就可以穿着薄毛衣牛仔裤躺在草地上晒太陽了。你也应该很喜欢这样的日子吧。
白我想总有一天,在他们完全失去这—记忆且又脑满肠肥之后,他们也会面对一桌丰盛的酒席,摆出一副漫不经心地夹—点菜随便尝尝的斯文而优雅的样子的。
白刚开始离家时总是兴奋异常,充满期待;到后来无论一路上是好还是不好,总是会想着家。
点在潼市这样的南方小城,临近除夕那几天,总是过得很仓促。家家户户都忙着置办年货、准备丰盛的年夜饭。在外的亲人,大多也会不辞辛劳的归来。年年都是这样重复而忙碌。仿佛这样,人的心中就会有些念想。而与家有关的念想,总是能令人感到慰藉和满足。
点放完鞭炮就吃年夜饭,点了红蜡烛,亮着红灯笼,一大桌子菜,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团团圆圆。
白回家,回家,春节回家。也许父母只是期待我们能在除夕夜里说一句"爸妈,孩子给您拜年啦";也许父母只是期待我们能在吃罢年夜饭后,陪他们聊几句简简单单的家常;也许父母只是期待我们能在空闲的时候,给他们做几顿饭;
白回家,回家!春节回家。还有什么能阻挡我们回家的步伐呢,还有什么能遏止我们对家的思念,对亲人的想念,对团聚的渴望呢?
白古代灯节不只是正月元宵,七月的中元,八月的中秋,也常有灯事。解放后,则“五一”劳动节和“十一”国庆节,全国各处都无不有盛会庆祝。
点飞在了云端,又落回地平线上之后,欣喜的是,在九月里与中秋佳节相遇。中秋是个花好月圆的日子,在这小长假里,与家人团聚一起,品尝一口月饼的香甜,听老一辈们讲讲过去的故事,和兄弟姐妹一起回味过去的中秋,和孩子们一起庆祝现在的中秋,这是这个九月馈赠于人的一份特殊的礼物。
点再次看到时,河村正在窗口后面帮厨包饺子,挥舞着菜刀剁肉馅剁得咣咣作响。
白平时是连韭菜炒蛋、韭菜豆腐煮烧肉也少吃的。这可便宜了北方人,韭菜包饺子烙饼,非菜煮豆腐、炒肉丝、炒螺一肉。
白这最拿手的饺子就是白菜鲜虾馅儿的,饺子出锅之后,一个都不漏,可一口咬下去却带着鲜美的汤汁,他包的饺子连陈英都比不上。
点外婆心灵手巧,会做好吃的糯米团子,豆沙馅的,咸菜笋丝馅的。还有每年过年时,她自己炒花生,葵花子,做红薯片和冻米糖。那是乡下常有的零食。
点他煤炉子上烧着一铁锅开水,桌上一块 砧板,撑了好些个面条子,在那里预备着。几只碗里,放了酱油,醋,葱花儿,还有一只碗,放了芝麻酱、甜酱,一个碟子,切了一碟盐水 疙瘩丝儿。再向屋子里一看,全改样啦,那张条桌同作饭家伙全搬出去了,屋子里也显着空阔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