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之所以可以如此和谐,是因为微笑做了这中间和谐的使者。
可可也好,都该放下各自,生活本来就不是一个轨道的人,行走轨迹都不相同,如果非要生活在一条线上,那必然要么相行渐远,要么撞击受伤。
文如果你想要在别人身上发泄,那么你首先就必须允许别人在你身上发泄,所以这是一个妥协,也是一个隐蔽的交易。
文环境和经历让每个人都不一样,古人讲他人即地狱没有类似的经历,你很难理解另一个人,观念的冲突无处不在,人们在现实中吵架,在网络上争执,在政治活动中互相攻讦,甚至发动流血冲突和战争,而即使这些争斗无止无休,也永远只能让声音高的一方暂时获胜无法分出一个对错。
可可管看书还是看电影,我最怕看到的,不是两个相爱的人互相伤害,而是两个爱了很久很久的人突然分开,像陌生人一样擦肩而过。我受不了那种残忍的过程,因为我不能明白当初植入骨血的亲密,怎么会变为日后两两相忘的冷漠。
可可不同人有不同的眼睛,即便对同一件事,所看到的东西也截然不同。我想,美的丑的恶的善的,终究在人心里,因而,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
文更重要的是,所谓的城镇,就是彼此间存在利害冲突的各类人集中起来而构成的地方。根本不可能存在能得到所有人支持的完美结论。
文有的时候,默契和友谊根本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和交流,就会悄然滋生建立。
可可我们心照不宣地达成了一种默契,进行着—种无声的交易。但双方在给予和接受时,又都故意忘却了它的背景,而竭力做出很自然的样子,似乎想使对方感觉到,这一切皆是没有什么原因的。
可可不要过分依赖零散的建议,这样做只会导致事情更加混乱,而很少产生引导事态往良性方向发展的指导作用。
可可人就像一个击中了无人可及的目标的弓箭手,天才也击中了他的目标,但这目标距离之远是其他人甚至无法看见的。
文人除了自己的子女以外,并不会真正对别人产生兴趣,虽然他们有时候会表现出对别人感兴趣的样子,但那也只是为了让别人对他产生兴趣,但别人也不会真的对他产生兴趣。这就像我们有时候会很认真地听一个朋友讲话,并且一副点头赞许的样子,但我们真的在听吗?我们真的对他谈论的东西感兴趣吗?不!我们在急切地等他停下来,然后我们开始说我们自己的。
可可如果两个人只是出于相互需要而走到一起,那么这种关系事实上就是一场交易,一个生意。很多的婚姻本身就是一个生意,而且是一个动态的生意,因为双方在对方心目中的价值随时都在变化,双方都在时时衡量对方的分量,保持平衡是很难的。一个动态的生意不可能维持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