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居’的宴请结束,纪大学士回到驿馆,谁知一路走来都以游山玩水为此行目的的和亲王弘昼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纪大学士见到和亲王,还有些觉得惊奇,赶忙进去打招呼:“王爷,您从苏州回来啦?”
和亲王:“纪先生,本王听说,今日你宴请了当地的老夫子们喝茶啊?”
纪先生:“是啊!江南历来都是朝廷选才的重镇,当地的一些书院乡绅都对孩子的教育很有心得,也舍得在这一方面投入,不说那些富户,就是平常百姓家,只要是能够负担得起的,也是有一个算一个的往书院里送!临来到时候,皇上也交待了,多走走看看当地百姓对孩子教育的态度 所谓平常百姓家能供的起孩子上学,不也说明咱们圣上英明神武,江山国泰民安嘛!所以臣想,邀请他们喝喝茶,扯扯闲篇,也颇有意义!”
和亲王:“原来是这样,这个本王可想不了那么深入 本王啊,沾皇上的光借纪先生的道,出来游荡,还担着虚名,这着实是有劳纪先生了!本王这厢有礼啦!”说着弘昼嘻嘻哈哈的给纪大学士行了个拱手礼
纪大学士赶忙扶起他,谦虚的说:“王爷可别这样多礼!如今一切皆安,纪某还可应付;再者,‘食君之禄,忠君之事’,乃为臣之道也,若有什么为臣者不敢做主之事,还得请王爷示下呢!相信皇上请王爷与臣一块儿出京,也有这般考虑!”
和亲王:“说得是!这一路上,纪大人为本王悠闲自在提供了方便,若届时遇到难解之事,请先生不必客气,交给本王处理便是;虽说本王是不喜办差,但是事到眼前,本王蒙皇上恩典颇多,也不好置身事外,定然会全力以赴的!”
纪大人:“那臣就先多谢王爷了!”两人相视而笑…
纪大学士:“王爷,来,喝茶!”
自出了京城,弘昼就像个大孩子一般,沿着运河,一路向南,尤其是进了江苏地界,这位和硕亲王就开始带着两个随从就下船独自玩儿去了,一会儿扬州,一会儿无锡的,常常失联好几日就才派人捎来个消息,今日到像是闻着味儿似的回到了驻扎的驿馆,还在等主要办事的纪大学士,这些种种,也让纪大学士觉得,这位向来混世的和硕亲王,也并非像外面传的那样玩世不恭......
两人共坐品茶,其间,弘昼举着彩釉的茶杯,轻轻地吸入茶的清香,再缓缓地喝下,回味半晌,大赞道:“好茶!兰香清幽,清甜回香,回味无穷,难怪皇上对这龙井茶是情有独钟呢!”
纪大学士:“这个季节品这茶正合时令!真是不枉此行啊!”
和亲王:“诶!纪先生,今日听到啥有趣的事儿啦,有可以说来听听的吗?”
纪大学士:“王爷太客气了!王爷也是奉皇上的旨意带领臣等来此地办事的,既都是为君办事,就没有什么可以隐瞒的!年前,户部收到一份由杭州学政上呈的底报,说是杭州城内翠山书院申报开办女学一事,户部觉得此事非比寻常,便将底报转给了臣,臣觉得底报上写的关于女学的内容颇有研究意义,便呈给圣上,原本也不指望圣上的首肯,没想到,圣上也觉得有意思,但也觉得不好一下子办得太大,就以户部的名义批复,这次下来,圣上也让臣来实地看看,顺便了解当地学政士绅,乃至民间的想法......”
和亲王:“那当地的想法是?”
纪大学士:“阻力嘛,肯定是有的,但是赞同的也不少,况且翠山书院为了这个女学的事儿准备得很充分!”
和亲王:“那纪先生接下来想怎么办?”
纪大学士:“找一天实地去看看再下结论!”
和亲王:“行啊!本王可否乔装为商人和先生一同前去看看啊?”
纪大学士:“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