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
金銮殿上,文武百官跟炸了锅的蚂蚱一样,嗡嗡作响。
“肃静!”
尖细的嗓音划破嘈杂,殿内瞬间安静下来,落针可闻。
龙椅上,玄夜单手支着下巴,视线懒洋洋地扫过底下那一张张神色各异的脸。
有的人满面红光,激动得胡子都在抖。
有的人脸色煞白,两股战战,几乎要站不稳。
还有的人低着头,眼珠子滴溜溜地转,不知道在盘算什么。
“陛下,大喜,天佑我朝啊!”一个老臣颤巍巍地出列,声音都带上了哭腔,“睿王殿下此战,扬我国威,臣,为陛下贺,为天下贺!”
“臣等附议!”
哗啦啦跪下一大片。
玄夜换了个姿势,身体微微前倾,手肘撑在膝盖上。
“众爱卿,都听到了?”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睿王,未负朕望。”
底下又是一阵山呼万岁。
玄夜看着这群人,心里觉得好笑。
这所谓的朝堂,比他以前见过的任何一个修罗场都乏味。
不过,李沉舟的表现,他还是比较满意的。
夜袭北荒,阵斩主帅之子。
这一仗,足以让“睿王”这个名号,在天下人心里刻下第一笔。
“陛下,睿王殿下居功至伟,当赏!”兵部尚书站了出来,满脸兴奋。
“如何赏?”玄夜反问。
兵部尚书一愣,随即道:“臣以为,可加封睿王为帅,总领三军,将北荒余孽,一举荡平!”
这话一出,朝堂上立刻起了骚动。
“不可!”一个御史立马跳出来反对,“睿王殿下虽有大功,但年纪尚轻,骤登高位,恐难服众!”
“有何不服众?打了胜仗就是最大的道理!”兵部尚书脖子一梗。
“你这是将国之重器,视同儿戏!”
“你这是嫉贤妒能!”
眼看着两拨人就要吵起来,玄夜轻轻敲了敲龙椅的扶手。
咚。
声音不大,整个大殿却立刻安静了。
“朕意已决。”玄夜开口,“传朕旨意,睿王李沉舟,智勇双全,功在社稷,封为镇北大将军,赐金印,总领北境一切军务。另,赏黄金万两,锦缎千匹。”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
镇北大将军?
还总领一境军务,这权力,太大了!
反对的那名御史嘴唇动了动,想说什么,却在对上玄夜那双看不出情绪的眼睛时,把话咽了回去。
这位皇帝,最近变得太不一样了。
李沉舟得到了民心与陛下来说,不是好事。
为什么?
陛下为什么会这么做?
以前那个昏聩无能的君主,仿佛一夜之间换了个人。
也不是说做了什么,就是没做什么,才让他们不安心。
短暂的寂静后,终于有人反应过来,跪下高呼。
“陛下盛名”
不管陛下在想些什么,总归大捷是好事。
其他人也纷纷回神,跟着跪倒一片。
玄夜看着底下乌压压的人头,嘴角勾起一个无人察觉的弧度。
就在这时,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臣,在人群中犹豫再三,还是走了出来。
“陛下。”他跪在地上,声音沉重,“臣,有本奏。”
玄夜认得他,是吴将军的老部下,一个顽固的老头。
“讲。”
“陛下,镇北王大捷,边境安稳,实乃天幸。臣恳请陛下,重审吴阶将军一案。吴将军一生忠勇,绝无通敌之可能,他实乃蒙冤入狱啊!”
老臣说完,重重地磕了一个头。
他身后,立刻又有几名武将出列,齐刷刷跪下。
“臣等,附议!请陛下明察!”
玄夜的目光在他们身上一一扫过。
吴大将军,被蠢皇帝召回京城,直接打入天牢的老愚忠之人。
他当然知道此人是冤枉的。
可现在不能放。
施恩,那是新皇该做的事。
“吴捷之事,朕自有定夺。”玄夜的声音听不出喜怒,“此事,不急。”
那老臣猛地抬头,脸上满是不可置信。
“陛下……”
“退下。”玄夜打断他。
老臣还想再劝,旁边的人连忙拉住了他,对他使着眼色。
最终,老臣只能带着一脸的失望和悲愤,退回了队列。
玄夜看着这一切,心中毫无波澜。
他要让这些人看清楚,旧的君主救不了他们想救的人。
只有新的力量,才能打破旧的枷锁。
“退朝。”
玄夜站起身,拂袖而去,留下满朝文武,心思各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