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共有40篇。
对于《颂》的释义,最早见于《诗·大序》:“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孔颖达《毛诗正义》说:“颂者”之下省略了“容也”二字。朱熹《诗集传》说:“颂”与“容”古字通用。
据阮元《□经室集·释颂》的解释,“容”的意思是舞容,“美盛德之形容”,就是赞美“盛德”的舞蹈动作。如《周颂·维清》是祭祀文王的乐歌,《小序》说:“奏象舞也。”
郑玄《毛诗传笺》说:“象舞,象用兵时刺伐之舞。”就是把周文王用兵征讨刺伐时的情节、动作,用舞蹈的形式表现出来,这可以证明祭祀宗庙时不仅有歌,而且有舞,“载歌载舞”可以说是宗庙乐歌的特点。
近代学者也多以为《颂》是宗庙祭祀之乐,其中有一部分是舞曲。[10]
颂的名篇主要有《清庙》《维天之命》《噫嘻》等。
周颂
维天之命
1、清庙之什
清庙,维天之命,维清,烈文,天作,昊天有成命,我将,时迈,执竞,思文
武
2、臣工之什
臣工、噫嘻、振鹭、丰年、有瞽、潜、雝、载见、有客、武
闵予小子
3、闵予小子之什
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毖、载芟、良耜、丝衣、酌、桓、赉、般
鲁颂
駉
駉、有駜、泮水、閟宫
商颂
玄鸟
那、烈祖、玄鸟、长髪、殷武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一首流传3000年的经典,开篇就惊艳且耐人寻味
每天读文史
赞125
阅读1.9万
史上最坚贞的爱情,虽然发生在三千年前,其中9个字为之令人动容
每天读文史
赞141
阅读2.4万
主要注本
单疏本文字最佳,综合敦煌写卷及日藏宋本,保存孔颖达原貌的单疏本达全书87.5%。
元代以后各版本均出自元刻十行本,就“附释文注疏本”而言,北监本、汲古阁本、武英殿本最差,元刻本、李元阳本稍好,宋刻十行本和阮刻本略佳,但均不如单疏本。
《诗集传》现存两部宋刻本,均不全。其一藏北京图书馆,另一部原系杭州丁氏八千卷楼藏书,残存8卷。
元刻本亦存两部,其一藏北京图书馆,另一部存台湾。明清刻本较多。《四部丛刊三编》有影印宋刊本《诗集传》20卷,尚可见原书面貌。
通行的有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本。
《毛诗传笺通释》有道光十五年乙未学古堂初刻本,流传的已极少。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广雅书局翻刻了一次(后编入广雅书局丛书),对初刻版的错误(包扩引书的错误)有所订正,大致情形见于廖廷相的跋语。同年王先谦编印皇清经解读编收入此书,翻刻时也有所校正。
《毛诗传笺通释》同有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