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大哥哥可否告诉我姓名,日后我定会相报今日恩情。”
“这没什么,我早说了我就是一闲散之人,报恩就不必了,我叫栀枫成,小朋友,可要快快长大保护娘亲哦。”
“这是自然,您武功这么好能收我为徒吗?”
“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
“董岐。”
“董岐,你还小,我呢是没有牵挂之人,喜爱逍遥自在,你跟着我那你的娘亲怎么办?”
“不若,我同娘亲一起跟着您。”小家伙那么真诚,这话听着也确实很难不让人误会。
“别别别,我这一个人习惯了,突然身边多了个小孩儿和一位妇人这这不合适,不合适,再说我可不想落得个不好的名声。”
“大哥哥……那那。”看得出来他很认真地想办法说服栀枫成。
栀枫成也看在眼里,不想打破了孩子的愿望。
“要不这样,我有一位好友,他的武功不在我之下,他恰好是想要收徒的,若真有此缘分,你们母子二人也有安身之所,不如我带你去试试?”
“如此甚好,甚好。”
董岐的娘亲慌了,挡在了董岐身前。
“不,公子,岐儿还小,他是说着玩儿的。”
“娘亲,我是认真的,我一定要学好武功将来好保护你!”他握紧拳头,眼神坚定。
“娘,我要让那些欺负我们的人付出代价!”
“董岐,学武并非是为报仇所用的,习武乃是为了更多的人不再受到不公正苛待,心怀大家,不为一己私欲,不以强欺弱方为武道,你可清楚了?”
“董岐知道了,您放心,您今日所说我定会铭记于心。”
“好。”
栀枫成转身看了看董岐娘亲。
“夫人您也听到了,董岐这孩子是个好孩子,将来会有一番成就的。”
“可……”
“不必担心,这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董岐娘亲便也不再说什么了,董岐虽然年纪不大,但他一直是个胆大心细的孩子,若他真的有什么想做的事,做母亲的也会尽力支持他的。
“既如此,我们就要准备准备了。”
“那大哥哥的这位好友如今在哪?”
“在梧州。”
“梧州,那我们什么时候启程?”
“不急,我先给宁兄写封书信告知,你们母子二人回去收拾东西,把家中安排好我们再启程吧。”
“好。”小家伙倒是高兴的很。
过了几天,他们就启程了。一路上,董岐对这位“宁兄”可是好奇得很,问东问西的,弄的栀枫成都哭笑不得,本来很长的路程都觉得马车快了好多。
后来,董岐顺利的通过了宁先生的考验成为了宁先生的徒弟,他们母子二人在梧州住了下来,岐母做起了糕点生意,还租了一间茶馆,生意还不错,董岐也日日跟着师父练武,只是,他再也没见过那个大哥哥,名字却也记得清楚,栀枫成。
他仍记得当初的承诺:学武为了更多的人不受到不公正苛待,不为一己私欲,不以强欺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