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父母想要将孩子培养成他人口中听话的好孩子?可你有想过吗?孩子听到听话这两个字的时候,心里不是高兴,而是恐惧与害怕。
接上文。微笑事件。
当然,在我下定决心不和父母微笑的时候,父母向我介绍亲戚的时候,我依然会傻呵呵的笑。
因为笑,我才能避免不认识他们的尴尬。因为笑,才是最体面的社交活动。
然而这种笑,招来的不仅是对方的夸赞,还有同龄人的鄙夷。
大人的夸赞永远都是捧一踩一的。例如,你家孩子真聪明,不像我们家那个就知道玩儿。你家孩子真听话,不像我们家那个一天到处疯。……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你以为你给他们的是一个好的榜样,实则只会引起他们的嫉妒与愤怒。
“喂!你这样笑起来真假,好恶心!傻乎乎的。”“别跟他玩儿。好心机,就会讨大人开心。”“我讨厌你。别跟过来。”……
然而让我觉得可笑的是,这样的笑容,连一个小孩儿都能看出是假的,大人却还费尽心机的捧着,觉得这是个宝,能让自家孩子学乖。
所以到后来我极度厌烦大人的夸赞。
“你家孩子都不玩儿游戏。哪像我们家那个,天天捧着个手机。”
【哦,玩游戏玩什么?穿越火线,和平精英,英雄联盟,天天酷跑还是其他什么?我都可以。】
“你家孩子整天坐着哪儿都不去,真听话。不像我们家那个到处疯。”
【哦,趁着年轻不到处跑,等着年纪大了跑都跑不动。只能躺在床上等死了。我可能过不了多久也会得什么疾病吧。不过谁在乎呢?】
……如此种种的对话,每天都在上演。但这些回答会令我的父母感到羞耻。他们觉得我丢了他们的颜面。却忘了,他们原本的颜面也是我给。
渐渐的我又找回了我的笑容。不过不再是孩子那种天真的傻乎乎的笑了,是那种阴森森的笑,更像是某种自嘲的笑。
在随着年龄长大,自嘲的笑,又慢慢变为苦笑。就像一杯茶,我怀着天真懵懂的将它放在水中,一开始是花香的味道,等他晕染开来却是苦涩无比的。
我也曾开怀大笑过,也是肆无忌惮的在院落中疯跑,最后却遗落的守着凉板凳。
大人都很忙。相比之下,小孩子时间显得如此的充足。以至于让我感觉到某种空虚乏力的感觉。周围很安静,我无法做到去打扰大人们工作。即使他们是在玩着手机,
这是我常常会搬一个小板凳。安静的坐在院落中,看着天空云卷云舒。不要以为这很安逸,对于一个充满好奇和热血的少年来说,不去探索各种犄角旮旯。
留在这小小的板凳上,是对我莫大的折磨。可为了父母一句“听话”,我又不得不这么勉强自己。
后来,最严重的一次。他们将我独自放在家中,连续一个月,我没有出门一步,那是一个廉价的出租房,很小,一直闷着的我,生了一次重感冒。
到头来,却被父母责备说,自己不爱动。他们说我懒,说我身体差,总归一切的一切都是我的错。然而他们似乎也忘了,我生来就体弱。
大人的记性总是不那么好的。他们会埋怨我为什么不出一次门。
我没有说什么。因为一切解释都是狡辩,错了就是错了,在他们看来这才是真理。
为什么不出去?因为那是在外省,我除了父母谁也不认识。第一次出去,他们却只把我关在狭小的房间,他们告诉我。听话,外面不安全。
我听了他们的话。可到头来却得到的是他们的责备,我为什么不出去走走?你让一个十岁的小孩儿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上哪儿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