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哗啦-轰隆隆”宫中近日的气候,愈发变幻莫测,连续数日夜里都是突如其来的雨。今日下了几个时辰,连着打了几道雷声后,却突然天就顿时透着明亮。

云梦宫有些偏僻,一到夜间就格外安静。此时在左殿外的廊道里,有几名宫女端着物品路过,宫墙上却冒出几排人影,四周的一切显的格外的阴森诡异,看的使人心惊胆战。
许是季节(九月)虽未入寒冬,却自殿宇之外便弥漫着一股寒气,令人难以安坐,仿佛预感到即将发生的变故。
云梦宫外---------
殿外的小宫女连忙喘着气,进殿内,隔着床纱帐子跪下禀报:
“ 娘娘不好了,华瑞宫噩耗传来,淑妃娘娘出事了,怕是要临盆了。”
一旁的掌事苏姑姑反而淡定至若,瞧着只觉这帮宫女越发不懂规矩了。立马低声呵斥
‘’慌什么?没瞧见主子安寝了吗?快退下。‘’
“是”
良妃今日困意来的早,五刻钟前便睡下了。苏姑姑虽是上前低声责备,她们的对话都被良妃察觉到了。其实在那小宫女未进来时,步子声惊醒,她的双眸早已睁开。
“慢着”
良妃缓缓起身,先一步的划过帐帘,用手示意姑姑,不妨事。
掌事苏姑姑得令后,眸光扫了一眼地上跪拜的宫女,恭敬地退至一旁,关注着自家主子的每一个举动。
说一下小宫女口中的淑妃,是何等人? 但凡如今听到她的半分消息,都要十分谨慎。

淑妃如同那月下美人一样夺目光彩,高贵中透露着妖娆之风姿。专宠骄横,放眼六宫,淑妃的恩宠是独一份的。
她原是九郡王的独女,郡王凭赫赫战功,向先皇请封,为禛真县主。然而一次出征,郡王战死沙场,横祸接踵而至,她的母亲悲痛欲绝,最终病故而亡了。使她从此孤苦无依
先皇为安抚重臣一家,将年幼的她留于宫中,交于谦太妃抚养。自小便与当朝皇帝青梅竹马,后又被先皇指婚为皇帝为侧福晋。
众人皆以为,皇帝登基之后,她必能位列贵妃,甚至皇贵妃之尊,然太后却以其不合时宜,执意要等到淑妃诞下龙嗣之时,以证明其福泽深厚,堪当重任,方能晋封。
如今她这一胎来的倒是巧,可有过生育的人都说:一朝怀胎,十月分娩,到今算来才六个月,倒不禁让人深思起来。
良妃一路从奴才到嫔妃过来,见过太多嫔妃的阴险诡计,很难不让她想到嫉妒暗害,不心生警惕。

小宫女由刚才进来时的浑身慌张,颤抖,到慢慢直起身子,小心的看了一眼凶狠的姑姑,又快速低头说道
"奴婢正是为了此事,才慌了神。奴婢探听到,今夜淑妃饮药后,便腹痛不止,惊动皇上与皇后。而贤妃贴身宫女采月,当众告发她家主子,命她在汤药中下药。皇后下旨,翻查贤妃寝宫,找出了堕胎方子和大量马齿苋”
(小科普:马齿苋性寒凉,含有利肠滑胎的成分。临近生产时少量有助生产。但用多食用后,可促使子宫收缩,容易引起流产,有孕之人不建议食用。)
良妃听到此时与贤妃有关,难以置信:“不可能’?‘’
良妃比任何人都了解贤妃,她是那么温和柔善。况且贤妃对淑妃有孕一事,也时常诵经祈祷她,都为她腹中孩子准备好了衣裳
记起那日良妃寻她,为了给她个逗个趣,命人无需通报。
入内后,瞧着她依旧着淡黄色样式衣裳,加上本就容貌姣好,格外衬出端庄秀丽,透着一股淡雅高洁的气质。

而她并未注意到良妃,只是嘴角噙着一抹浅笑,仔细的注意着一针一线绣着,手里红色物件,良妃悄悄落坐后,拿起一旁绣好的样品,上手抚摸纹理。
娘娘大家闺秀,自然绣工精湛。一眼便看出是一件幼童的虎帽。
宫中并未有新生,良妃便想到得宠淑妃,第一念头想到莫不是娘娘想巴结淑妃,将其放下开口
“其实以娘娘的家世,向淑妃这样的人无需拉拢的”
此时娘娘方才意识到她的到来,抬眼看她依旧春风满面,听到她话先是一愣,后宛宛一笑道
“宫中子嗣得来不易,然女子有孕十月下来,着实辛苦,我这些不过是小玩意,只希望能做点什么,以尽绵薄之力”
她将手中物品放下,将良妃的手握紧
‘”民间有言,新生赤子穿红色虎头虎帽寓意极好,也不真假。绵儿千万不要生气,待绵儿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姐姐也会为你的孩儿尽心尽力‘’
听着她后言的话,良妃脸上逐渐红润,羞涩摇头
‘’我…不急。只是娘娘该需要一个皇子稳固地位才是‘’
只见娘娘垂下眼眸,脸上写满失落, 轻声昵喃:
“ 儿女之福,你不知道,皇…我这辈子不会有的‘’……
回归现今
小宫女望良妃脸上挂满了不相信,小心意意出言说着淑妃状况:‘’淑妃出了大红,太医只得催生。而皇后将贤妃,以及采月一众奴才,都被人压在偏殿内,等候发落。‘’
言罢,良妃满心焦虑,心绪如麻,皇后的性情暴戾,想着除一个是一个,必定会不容贤能。她不会多加调查,这必定会成为一起冤假错案。一旦定案,恐怕再难翻案。
良妃心中渐渐平复,轻轻喘息,吩咐道:“更衣梳妆,去华瑞宫。”
此时,掌事姑姑眉目紧蹙,立马跪在地上,劝说着
‘’主子,奴婢知您真心示贤妃为姐姐,然而眼下时局叵测, 您知道的,皇上平日不会没因贤妃的家世不忌惮,心中有芥蒂。更何况皇后与淑妃,一个位居中宫,一个惯宠后宫,难保这不是他们的圈套,企图将贤妃置于死地。你若出手相救,稍有不慎,恐怕连自己也陷其中。‘’
此事,大多数人心头皆有分寸。贤妃之族,佟氏于朝廷中根基深厚,又与太后有宗亲之谊。太后为了巩固后宫势力,无论是前朝还是后宫,皆布下自己人马。皇上与太后表面母子情深,殊不知背后波涛暗涌,波澜万丈。
良妃没有理会掌事姑姑劝说。对着一旁宫女道:‘’吩咐下去‘’
掌事姑姑低垂眼眉,恳切跪求道:‘’您不能去啊!您好不容易到如今的地位,你不能。‘’
言罢,小宫女急忙起身前往殿外传令,顷刻间,一列宫女鱼贯而入。良妃端坐于妆台之前,任她们摆弄发饰。见她们动作迟缓,良妃忍不住亲自动手整理,完毕后。
看了一眼跪着的掌事姑姑,她知道对于此事,宫中人避而不及,更别说做出头鸟。慧玉是她当宫女时提携她的人,她曾用性命为她博得一丝生机。如今哪怕冒着得罪众人的,也要报这个恩。
而苏姑姑是她当宫女时多次照抚她的,如今早已如同母女。两人对她来说都是极好的人。
宫内众人污浊不堪,各种卑劣手段层出不穷。姑姑在这深宫中待的久,她手下的人脉广泛,或许这件事对她来说有着扭转乾坤的契机。她蹲下身,轻声而恳切地说道……
"姑姑,莹姐姐对我的深情厚意,她以真心相待,我岂能眼睁睁地看着她在宫中的险恶斗争中丧命?姑姑,若您真的护着我,就助我一臂之力,让我能够保住莹姐姐。"
姑姑心中不敢拿她的命去赌,而最好的办法,局势不明,只能是置身事外。姑姑再次拉紧她的手,
“主子,奴才若在你与贤妃之间选,奴才只能顾得你的命”
“姑姑,今日我若袖手旁观,他日我大难临头,又该怎的?姐姐既是家人,也是依靠,姑姑可知唇亡齿寒之意”
姑姑看了一眼自家主子,从她双眸里面看到了坚定。所有人都觉主子是软弱无能
可只有她知道,她至真至纯,要做的事情,不做成定下来就不会回头。路以到此,与其让她一人走下去,不如默默的护着她,又有何惧?最后松口一声
‘’好,千难万险。我同你一起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