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妃回到宫中,终究是放松了下来。姑姑早已命人准备好了羹汤.此时已端上来,良妃被搀扶到桌前,缓缓坐下,良妃心中叹气难安,惊魂未定中,紧紧的握着汤碗。
一双手接过良妃的碗,将其放下,又紧紧的握住了良妃,轻声抚慰道:“风浪过后,必有后福”
此时,良妃才缓了缓心情,又看向窗外月景,低声言
“怕是日后寸步难行了”
她再明白不过,今日得罪的不仅仅是淑妃,更有皇后,乃至于皇上?今日大难不死,可往将有多少眼睛?分到了这云梦宫里。她怕死,她没权没势,只能被逼上绝路。
此时,一太监恭敬的走入内向良妃,行礼后满是笑意恭喜着
太监:老奴,恭喜主子,今日皇上宣主子,去乾和殿侍寝
良妃不敢相信,虽说皇帝未苛责,可是自从那一夜过后,皇帝便从未,照宠幸过。要么就是皇帝想借机问责
“姑姑”良妃看向一旁的姑姑,对视一眼后,姑姑便明白了,上前缓缓,迎着笑,掏出几锭银子塞到了掌事太监手里。
“这是咱主子,请大伙喝茶”,掌事太监也识趣的收了下来,和颜悦色的说道“皇上,如今因还在太后那,娘娘,可慢慢准备着,咱家在外边候着”
说完,三四个太监行礼后,便退了出去,姑姑引着良妃到了妆台前,替她整理着发,又命周围的宫女去打来温水,等周围没人之后道
“主子,皇上,今晚或是问淑妃一事之责,或是见您与往日恭顺贤不同,会问又欺瞒之意,你万般谨慎才是”
“姑姑,淑妃一事本就是她自己做的孽。况且玉姐姐有难,我又怎可束手不管?”
姑姑此时的手停了下,担忧着,握住了良妃的肩膀,喊道“娘娘”
良妃明白姑姑的意思,是担心她这番固执的话,所以皇上听更是惹怒圣颜。
良妃只觉得心里压闷,但她希望姑姑放心,于是转过身牵着姑姑的手,含笑道
“绵儿,明白了,姑姑宽心”
良换了一身淡粉色衣裳,头上梳着垂发髻,只有一条粉红色发带,显得清新淡雅不少,犹如冬季寒冬腊月枝头的一朵梅花,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她被人缓缓搀扶上了凤栾车,一路上都是铃铛声响。栾车里,雕满了龙凤,花草图的装饰,最显眼的是,配有的羊毛垫褥,格外暖和,而珠帘是用各种宝石串成的。
良妃无心瞧着 ,心中早一点砰砰跳个不停。离着乾和殿并不远,过了不一会儿,便到了。
凤栾车早已离去,良妃紧张愣在原地,还是一旁的掌事公公察觉,躬身行礼道:娘娘这边请
“有劳这位公公了” 良妃点头示意着,入了庭院,发觉,周围不知何时添了两大缸子。往里看是一群游动的小金鱼。
缓缓入内后,宫女太监们都退了出去。良妃,小心翼翼的打量着四周。瞧着左边一大堆木屑,和工具刀,以及一些极小的刻好的精致玩意儿。
他不曾想到,堂堂一国之君竟会精通,雕刻一类。寝宫内出奇的安静,只有良妃的脚步声。她走到一幅江山图,瞧着用行书的两行字上,细心读了起来“道在不可见,用在不可知君;虚静无事,以暗见疵。…”
(意思是说君主不能被臣下看透,不能被臣下所了解知悉,君主应该虚静无为,在暗处观察臣下的过错,视而好似未见,听而好似未听,闻而好似不知。)
此时,就在良妃读完后,她听到了后部的脚步声,良妃赶忙跪拜到了床前,她低头不敢抬眼看,直到一双龙鞋出现在她眼前。良妃赶忙头低的更低了,躬身说道“嫔妾请陛下安”
皇帝没有理她的话,而是径直的走到床前坐了下来,漂了一眼地上的人还未动静,便说道“你可知今夜朕为何召你前来?”
此时,良妃才缓缓抬起头,看了一眼陛下,想着:你问我?召我前来,你自己难道不知?。她还是低眉轻声道“嫔妾愚昧,望陛下告知”
说完就听见陛下不相信的讽刺轻笑一声,摇着头道“你愚昧?朕一直以为,你常年病着,可却是一副沉闷恭顺模样。今日看着你,据理力争,头头是道,才发觉你往日不同。这种种,你当真配得上那句,觉人之诈,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动于色,的聪明”
无论如何说到底这就是在耍心眼。天底下心眼,到处可使,唯独不可惹怒圣颜,嫔妃当恭谨,哪怕是蠢遁,都可不在意。可若不是这样,那便在人看来,聪明二字,伪装。都觉得是鱼戏圣上。
“皇上是想说,嫔妾虚伪,做作吧?”
此时,良妃像是被人看透吧,反而没了之前的紧张,长缓笑出声,瘫坐在地上继续道
“十岁那年,我沦落街头,方知一餐求之可贵,又知人心险恶,由德佑,入宫为婢,知人各有命,我所经历的,皆是教我,身处鱼龙混杂之地,要活着需谨慎二字”
皇帝此时有点搞不懂,若她当真是,谨慎。她就不该像今日那样冒进。不相信的反问道
“你本可以悄无声息的,老老实实过日,可今日淑妃陷害贤妃。你可知,她们那帮人私底下皆说,我与太后一党不睦,想对贤妃暗下杀手,若当真是如此,你坏我好事,朕可报复你,可赐毒酒”
听着皇上的话,良妃正起着身子,款款一笑道
“天子想让,奴才这种蝼蚁死,奴才又怎可活到现在”
良妃的神色由刚才的笑意慢慢转变为失落
“那年跪在雪地里,三个时辰的大雪,寒风彻骨,我以为我要死了,渺小的生命瞬间的来过这世间,不留任何痕迹,可我遇见姐姐贤妃,那个让我有力自保,有所依靠的人”
“若我有皇后的尊荣,姐姐的家世,淑妃的美貌,我也可以不用时常伪装”
“可我只是宫中低到尘埃的人,有什么资格不为活着而奋力一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