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陶阳离去,我的生活也回到了日常状态,除了原本注册好被我妈拿来关注角儿们的微博号“苏苒苒”现在是彻底成了不少人关注的对象。
陶阳收了我做口盟弟子的事情是发在了微博上的,不少人猜测,我将来可能会上德云家谱,成为筱字的一员。
但是这种事情毕竟是小事,我偶尔会在微博上发一些练舞或者吹笛子的小视频,单纯也只是为了分享一下自己生活。再加上陶阳离开之前也跟我说,虽然是口盟弟子,但也算半条腿进了这个圈子里,要时不时让自己保持那么一丢丢的热度,不要到了最后完全冷了。
四年级下半学期的时候,我们在一次写作课上再度迎来了一个非常老生常谈的作文题目——《我的理想》。
〖我的理想不曾变过,从四岁开始在老录音机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和祖母一句又一句的耐心教授中,我告诉自己,我想成为一个像奶奶那样厉害的人。会唱昆曲,会唱小调,会烹制杏仁茶,还会做精致可口的小点心。
我很喜欢这些传统的东西,它们总是带给我一种别样的美感,张云雷老师说过,“传统的东西永远不会过时,它有自己的魅力,把传统的东西放在你面前,你只要触碰它了,你会被它感染到的。”此言不虚,我想我应该是爱着传统的东西的,有些时候,我在想,生命和理想,到底哪个更重要?
现在我觉得这个答案不重要了,因为我的理想就是我的生命。
去年,我有幸与陶云圣老师合作了一场,舞台于他而言,是最神圣的地方,也是他理想实现地方。他对舞台,对表演,对艺术的爱,就像是对生命一般,甚至比生命更重。
母亲常说,理想是基于现实并对未来做出的展望。父亲也说,梦想就像手机,总是在不停地更迭换代,当你觉得这一款手机不错,攒了钱买了它,然后你看到了它的新一代,比你手里的更好,于是你就又奢望着那个更好的。可是理想不一样,理想就是信仰,信仰同理想一样,都是不可轻易更改的。
我深以为然,梦想彰显的是人内心的贪婪,理想才是人生真正的启航点。
我的理想,从六岁那一年笃定,到今天,从未改变。
我想成为一名昆曲演员,当然,京剧演员也很好。我的目的,不过是将这些都传承下来罢了。我不指望自己成名成角,在某一天能够红边大江南北。我只希望,能够对得起立下这个理想的自己,对得起自己的付出。
莫问前程凶吉,但求落幕无悔。〗
老师总说,我写作文感觉不像个孩子,倒是像个历经沧桑的老人。所以不敢把我的作文当做范文,怕有些家长一个想岔了就偏激了。
只是这篇作文和过去的每一篇写理想的一样,交上去之后再没有发回来。
有事可做的时间总是过得非常快,眨眼间,我已经五年级了,再过一年,我也要毕业升初中了。
一日,老师忽然叫我过去,交给我一份表格让我填写。
“你的作文里总是有着几分成年人的感觉,你这个孩子呢,也总是规规矩矩的,不过今天老师想告诉你一件事情。”她从办公桌旁边的抽屉里取出一份档案袋来,“人这一辈子,总得疯狂一次。凡事不能总是征求长辈的意见,自己的主意也是很重要的。”
“老师……”
我一时也不知道老师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她把那份档案袋交给我,“打开看看。”
我有些不解,但还是打开了那份档案袋。里面是我从入学到现在写过的所有与理想有关的命题作文或者半命题作文。
“我带了你五年,实际上无论学习成绩还是行为处事,你要比你的同龄人好太多,有些时候我总会觉得你像一个成年人。”老师一边说一边把我拉到她旁边的椅子上坐下,“单看你的成绩,我其实是很想让你继续走学业这条路,不过看看这五年你写的作文,关于理想的,你几乎没有太大的改变,所以我觉得你应该放手去搏一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