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五代纷乱,人主欲立太子时,往往将储君人选先封亲王再加开封府尹,赵光义如今正是如此。更有甚者还有传言道,官家生母杜太后在临终之际,就以近代以来,幼主临朝不能保江山为由,命官家立下誓约,在他万岁后将皇位先传之光义、再传三弟光美,最后再传回官家的儿子赵德昭手中。此事原是皇家秘事,但随着大宋国力日强,统一华夏指日可待,晋王光义的野心也逐渐膨胀,借着自己开封府尹的职位,很是笼络了一些人,在这个过程中,这件事也小范围地传播开来。
而赵普却是一直明里暗里拥护日渐长大的皇长子赵德昭,这其一自然是出于读书人对于嫡长子继承制度的维护,其二却是因为赵德昭毕竟不是根基深厚的叔叔张广义,他为人谦和有礼,但势力不大,若能保举他成为下一任天子,他就能扳倒赵光义,成为真正的百官之首,到时候新帝临朝,他仍将是天子之下第一人。
何况他也不认为自己全是私心,当初赵匡胤生母杜太后是怕少主不能保江山,可赵匡胤如今春秋鼎盛,在当个一二十年皇帝不成问题,到时候还用得着传弟不传子吗?在兄弟和儿子之间,如果要选择一个继承人,官家想必还是会倾向于自己亲骨肉的。
但赵德昭最大的资本,是他不仅是赵匡胤第一个成活的孩子,还是正宫嫡出的皇长子。所以他其实并不太希望皇帝再立中宫,如果再有嫡出皇子,很多事就难说了。
可是事情已然如此,他也没有理由反对了,只好安慰自己这宋家女毕竟还小,等她生出皇子,赵德昭却羽翼丰满,杜太后的话也是有道理的,只要赵匡胤没真老糊涂,倒也不足为虑。
可怜的宋素可能永远也不会知道,自己的婚姻大事就是被这场政治角逐所定。物换星移,她在忙碌中几乎感受不到时光的流逝,知道府中的侍女都在准备针线,她的二妹妹宋月白也来找她捉蜘蛛过节,她才恍然意识到,七夕到来了。
这是她作为姑娘家,过得最后一个乞巧节了。
乞巧节得名于“七姐诞”的“乞巧”习俗。七月七是七姐的诞辰。民间相传,七姐是天上的织布能手。旧时代靓女们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其实,所谓“乞巧”不过是“斗巧”。
乞巧节又称女儿节,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故称女节,亦称女儿节、少女节。它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靓女们专属节日。女孩子们在这个晚上,除了向织女乞求巧手之外,更乞求婚姻巧配。
在这一天,活动繁多,是平日里受束缚的女孩子们可以斗巧玩乐的大日子,无论贫富贵贱,汴京城的未嫁少女们都会各自聚在一起,拜七姐,比针线,捉蜘蛛最后坐看牛郎织女星,为别人的爱恨唏嘘,也默默祈求着自己的美好姻缘。
宋素是不用再求了,但是她也想最后享受一次女儿节的放松,再说宋颜,她知道这个妹妹的意思,是有点想出去玩,但又自卑不敢提,才拉着她。
其实宋素觉得二妹实在多虑了,庶出怎么了,眼下嫡庶之分虽然是有,但也不那么明显,都是一家子骨肉,出去要是受了排斥,那就是打他们宋家一门的脸了。反观李家的神秀,不也是庶出吗?谁又低看她了。
可是这就是人与人的思维不同了,宋颜比长姐小了不到一岁,不过是个婢女所生,生母没有名分。宋家长辈对她当然算不上虐待,但是区别对待还是很明显的,长姐从小就是那熠熠生辉的明珠,祖母的心头宝,有什么好东西永远是她挑剩下了才轮到自己。如今更是贵为皇后,是她一辈子要仰望的人,而她总是被捎带的那一个,这姑娘心思又重,虽然没什么恶毒的心思,但难免小心翼翼。
两姐妹差的岁数小,但是论起来,宋素反而与活蹦乱跳的六姑娘宋青和刚回甜甜叫姐姐的七姑娘宋靛更亲一些。
不过这些都是闲话,两姐妹结伴去向李氏请求出门与小姐妹过节,李氏别看是长辈,其实也就比他们大个八九岁,很是理解,想着宋素这也是最后一次享受这女儿家的无忧无虑了,于是也松了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