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桃叶穿着一身标准女官服,只鬓角插了一只绒花,笑道:
黄桃叶知道夫人要来,早已经准备好了。夫人,这事供奉内廷的东西,你身为文令史,是可以抄录的。
这可真是有心了,徐慧连忙拜谢。不过她哀叹,赵匡胤是快回来了,不过是大败而归。
当然这话她是不会说的,只是谢恩而去。
说过后宫再说前朝,北宋初年,宫城建设还并不完善,皇帝起居在福宁殿,会见重臣一般在勤政殿。眼下皇帝不在,赵普也好赵光义也好总不好过于僭越,只好在皇仪殿商量一些要紧的事情。
这天正是阳春三月初,已经养出一些繁华的汴京城春风十里,桃李海棠纷纷争艳,各家女眷无不争相出游,可他们这些重臣却都有些心思沉重。此时军报来了,赵普看过面沉如水,又递给赵光义,他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但是却没有看见大侄子赵德昭殷切的眼神一样,直接给了此时殿上的最高武臣潘美。
潘美迟疑了一下,还是接了过来。
赵德昭虽然有不满,还是忍住了,问道:
赵德昭赵伯父,皇叔,爹爹在前线打得如何了?
赵普和赵匡胤相识于微时,乃是真正的通家之好。所以赵德昭从小认识赵普,一时就用了旧称呼。
肯定是不怎么好,要不大家能这个脸色,
赵普回答道:
赵普殿下放心,陛下乃是宿将出身,只是小有挫折。
其实一开始宋军是占上方的,北方传来捷报,何继筠在阳曲击败契丹部队,斩杀数千人,宋军士气为之一振。为了震慑城中的北汉军民,赵匡胤命士兵将那些缴获的契丹首级、盔甲陈列太原城下,别看北汉已经大厦将倾,太原城仍是攻不下来。
赵匡胤一声令下,早已准备好的宋军开闸放水,一股洪流冲向太原城下,东南城门被洪水冲倒,宋军将士划着小船就冲向缺口。太原已经是弹丸之地,然而城上的弓弩仍没有停息,宋军愣是冲不进去。
赵光义虽然和这个侄子有矛盾,但毕竟盼着大宋好,补充道:
赵光义因为水已经灌城,宋军也只能坐着小船,机动力明显下降,马步军军头王廷义中箭身亡,殿前都指挥使都虞侯石汉卿中箭身亡。
可见即使是身经百战的赵匡胤,也有骄兵必败的时候。
不过前朝的焦虑可传不到花蕊夫人哪里去,她听宋皇后的已经搬去了慈元殿玉藻阁,这样一来赵光义果然不敢再来了。
其一王继恩已经到了宫外不可能给他通风报信,其二这可不是偏僻的永乐宫,郭贵妃,刘昭仪和李才人都住在这里,还有一个未成年的公主,他再如何也不敢放肆。
所以小玉就给徐慧分着线,感慨道:
小玉这日子过的真是好,只是不知道官家什么时候回来。
多年主仆相伴,花蕊夫人虽然不说,但她能感觉到主子的心已经扎根了,孟氏族人数次求见写信她都不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