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我生在滁城,长在滁城,吃滁城的水,吃滁城的米,我爱家乡,爱家乡的一景一物。
自从我当了小河长后,我就常想,如何才能肩负起小河长的责任呢?今天,我们就要去内城河开展巡河活动,看吧,机会来了。
旧颜变新貌。从西涧桥南侧凉亭出发,沿清流河向西南步行约200米,我们又遇到了一座桥,此桥名为广惠桥,也就是滁城人常说的西桥。外婆外公家居于此处,我常来玩耍,西桥原本古朴大方,有着一种历史的沧桑感,站在桥上,脚踏着硌得生疼的青石板,就好比站在一位老当益壮的老人身上,它总给人一种成熟、稳重、充满智慧感,它似乎总有话在对我说。现如今,巡河时再见到它,它褪去了沧桑感,重现当年壮年的风采,浑身都是崭新的“新装”,独具匠心的工匠们,在它身上雕刻上精美的花饰,更显得古老的西桥,现如今的广惠桥独放异彩。
脏臭变美丽。下了广惠桥,继续沿着清流河两岸前行,河水是碧绿碧绿的,绿的是如此的浓重,如同画家挥毫泼墨的油彩画,又似在河两岸随意点了几笔,转瞬间变成了活灵活现随风舞动的扬柳,还有那星星点点的青草野花。听父亲讲,他小时的清流河可不是如此,河道里充溢着各种有色垃圾,河水黑臭无比,一到夏天,离着河道近一点就恶臭扑鼻,经过此处的人,无不捂住口鼻,加快了步伐,逃离此处。再看看现在,清流河终于名副其实了,谢谢为此奔波劳累的河长叔叔阿姨们。
愁眉变欢笑。“河道里有鱼”,巡河中有小记者吃惊地喊了起来,我一细看,是呀,只见一大群草鱼,聚集在冒着气泡的河里欢快地舞动着,似乎在欢迎我们。据河长叔叔们介绍,为了能让鱼儿在阴天气压低的时候,有充足的氧气供应,他们在河底加装了氧气泵。我们还不时可以遇到闲里偷乐的钓鱼者,还有健步如飞的锻炼者,此情此景,我真不敢和父亲所讲的清河流比了。笑容洋溢在脸上,好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巡河结束了,我感到我的家乡滁州,现在处处是美景,处处是欢笑,我爱它,我的家乡。
第二篇:
二爹爹门前的豆荚已经饱满了,犹如一个个胖娃娃。火红的辣椒、绿色的丝瓜、紫色的茄子,共同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
深秋季节,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到奶奶的乡下老家去寻乐。一下车,我就看见一望无际的稻田。秋风轻轻地吹过,稻田像金色的波浪。二爹爹门前的豆荚已经饱满了,犹如一个个胖娃娃。火红的辣椒、绿色的丝瓜、紫色的茄子,共同构成了一幅优美的画卷。到了梅老爹家门口,看到了一条条贪吃的蚕。走到奶奶家门口,抬头一看,成群的麻雀正站在电线杆上欢呼雀跃。而喜鹊正独自站在松树顶“喳喳”地叫,好像正在向我说:“欢迎你回家,欢迎你回家。”
这时,奶奶问我要不要跟她去摘米豆。想起刚才那一个个“胖娃娃”,我笑着答道:“这真是一个不错的提议。”奶奶说:“摘米豆也有学问呢,不能什么米豆都摘,你要看到那些变黄了的米豆才可以摘。”
我笑着说:“没问题,就看我的啦。”
说完,我就拎起一只油纸袋跟着奶奶出发了。到了目的地,我看见一大片一大片的米豆挂在木架子上。我拨开米豆叶子,在里面找到米豆,然后按照奶奶的吩咐,再看它黄不黄,若是黄的就把它放进袋子里。不一会儿,我就摘了满满一袋子。抬头看看天空,已经是晚霞满天飞了。这时,爸爸妈妈也过来了,看见我们摘了那么多,都夸我聪明。就这样,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返回泰州。
车子渐行渐远,但老家的秋天一直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