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仁宫门口的“意外”虽被沈眉庄及时化解,未掀起大风浪,但那细微的涟漪,却已在有心人心中扩散开来。
锦汐寻了个由头,将一支上好的野山参并几句关于“春日易染风寒,需固本培元”的寻常问候,再次递到了苏培盛处。随物附上的素笺,依旧是她一贯的风格,只客观陈述了当日景仁宫召见后,宫门口安答应险些冲撞甄嬛、幸得沈贵人及时出手相助的情形,未加任何臆测。然而,在描述沈眉庄动作时,她用了“迅捷异常,似早有预料”几字。
苏培盛捏着那张轻飘飘的纸,在灯下反复看了两遍,眼神晦暗不明。他侍奉御前多年,见识过太多阴谋诡谲,深知在这深宫里,任何“巧合”背后都可能藏着算计,而任何“异常”都值得警惕。安答应的举动,可以是无心之失,也可以是受人指使的试探。但沈眉庄的反应……太过精准,太过及时,这不像是寻常闺秀的反应,倒像是经历过风浪之人本能的戒备。
“沈自山之女……沈眉庄……”苏培盛低声咀嚼着这个名字。家世清贵,家风严谨,教养出的女儿端庄持重是理所应当,可这份超乎年龄的沉稳和机警,从何而来?还有太医院那个近日似乎格外关注长春宫动静的温实初……
苏培盛将素笺就着烛火点燃,看着它化为灰烬。他需要知道更多。无论是谁,想在皇上眼皮底下搅动风云,都得先过了他这一关。他低声吩咐身旁的小厦子:“去,仔细查查,安答应入宫前后,都与哪些人来往过密。还有……沈贵人和温太医,入宫前可有过什么交集,或者,经历过什么特别之事。”他顿了顿,补充道,“手脚干净些,莫要惊动了人。”
“嗻。”小厦子领命,悄无声息地退下。
另一边,华妃回到自己的翊坤宫,怒气冲冲地摔了一个茶杯。“好个甄嬛!好个沈眉庄!”她美艳的面容因愤怒而微微扭曲,“一个狐媚子样,一个装模作样!竟敢在本宫面前耍花样!”
颂芝忙上前安抚:“娘娘息怒,不过两个刚入宫的小蹄子,根基未稳,要收拾她们,还不是娘娘您动动手指头的事?今日是皇后在场,不便发作。来日方长,总有她们好看的时候。”
华妃冷哼一声,眼中闪过狠厉:“那个安答应,真是个没用的东西!连这点小事都办不好!”她沉吟片刻,“去,告诉曹贵人,让她多‘关照关照’那位沈贵人。本宫倒要看看,她能装到几时!”
长春宫内,甄嬛与沈眉庄回到住处,屏退左右。
“今日多谢眉姐姐。”甄嬛握着沈眉庄的手,心有余悸,“若不是姐姐,我恐怕……”
沈眉庄反握住她的手,目光沉稳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嬛妹妹,宫中人心叵测,今日之事,绝非偶然。安答应背后,定有人指使。我们日后行走,需更加小心。”
甄嬛点头,她不是愚钝之人,自然看出了其中的凶险。她看着沈眉庄,心中感激之余,也有一丝疑惑。方才眉庄姐姐的反应,快得惊人,仿佛……早就知道会有此事发生一般。但这念头只是一闪而过,便被对挚友的信任所取代。
沈眉庄看出甄嬛眼中的疑虑,却无法言明重生之事,只得委婉提醒:“妹妹容貌出众,易招人嫉恨。往后饮食起居,衣物首饰,皆需仔细查验。若有任何不适,或觉异常,定要立刻告诉我,或……可悄悄寻一位可靠的太医瞧瞧。”她想到了温实初,那个前世对嬛妹妹痴心一片、此生似乎也带着某种决心重返太医院的男子。
甄嬛将沈眉庄的话牢记心中,越发觉得这深宫如同龙潭虎穴。而沈眉庄的沉稳与周全,则成了她在这险境中最大的慰藉与依靠。
夜色深沉,太医院值房内,温实初从一个小太监口中得知了苏培盛手下的人似乎在暗中打听消息,心中警铃大作。他深知苏培盛的能量和精明,任何蛛丝马迹都可能引来不必要的关注。
“必须更加谨慎……”温实初喃喃自语。他目前能做的,便是凭借前世的记忆,更加勤勉钻研医术,尤其是一些宫中常见的毒物、香料相克之道,以及妇人科、小儿急症等,以期在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同时,他需要更自然地、不引人怀疑地,将一些必要的防备之道,通过沈眉庄传递给甄嬛。
紫禁城的夜晚,看似平静,却暗流汹涌。帝心莫测,后妃争锋,暗探四伏,而两个带着前世记忆的灵魂,正试图在这既定的命运轨迹中,为所爱之人劈开一丝生机。锦汐站在自己房间的窗前,望着空中那轮被薄云遮掩的弯月,心中那份不安愈发清晰。她感到自己正被卷入一个越来越深的漩涡,而漩涡的中心,正是那位容貌酷似故人的甄嬛,以及她身边那位愈发显得神秘莫测的挚友。
这盘棋,下的不仅仅是恩宠,似乎还有更深层的东西,正在这重重宫阙之下,悄然酝酿。风,似乎越来越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