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地方"原来是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俞明像个专业导游一样,带她参观每一个展厅,讲解每座建筑背后的故事。沈念晴惊讶于他对这座城市的热爱和了解。
"这是我最喜欢的角度。"俞明指着外滩模型说,"古典与现代的完美融合,像一首时空交错的长诗。"
沈念晴看着他闪闪发亮的眼睛,突然明白了建筑师眼中的世界有多么不同。对他来说,每一栋建筑都是有生命的,都有自己的故事。
下午他们去了家具市场,终于买下了心心念念的书架和工作台。回家的出租车上,沈念晴靠在俞明肩上,看着窗外掠过的城市风景。
"今天开心吗?"俞明问,手指轻轻缠绕她的发丝。
沈念晴点点头:"像回到了大学时光,无忧无虑的。"
"其实..."俞明犹豫了一下,"我有个想法。我们可以每周定一天为'我们的日子',不加班,不应酬,只做我们喜欢的事。像今天这样。"
沈念晴抬头看他:"即使工作很忙?"
"尤其是工作忙的时候。"俞明坚定地说,"否则我们搬来上海同居的意义在哪里?"
沈念晴心头一暖。在这个快节奏的城市里,有人愿意为她按下暂停键,这比任何礼物都珍贵。
"我同意。"她微笑着说,"周三怎么样?一周正中间,可以冲淡工作的疲惫。"
"周三约会日。"俞明郑重宣布,仿佛在签署一项重要协议。
这个小小的仪式让他们的生活有了新的节奏。无论多忙,周三晚上他们一定会一起做饭、看电影、散步,或者只是窝在沙发上看书,享受彼此的陪伴。
然而,随着工作压力的增加,俞明开始把项目带回家。有时候沈念晴半夜醒来,会发现他还在工作台前画图,台灯的光照在他紧锁的眉头上。
"你不能这样透支自己。"一天早上,沈念晴看着俞明通宵工作后的黑眼圈,心疼地说。
俞明灌了一大口咖啡:"这个项目很重要,做好了可能提前转正。"
"但健康更重要。"沈念晴坚持道,"你昨晚只睡了三个小时。"
俞明放下杯子,叹了口气:"刚入行都是这样的,沈念晴。我得证明自己的能力。"
沈念晴想说什么,但最终只是轻轻抱了抱他。她知道俞明来自单亲家庭,从小就有强烈的责任感,想要尽快站稳脚跟,给她一个稳定的生活。
与此同时,她的编辑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周雯开始让她独立负责一些小项目,甚至让她尝试策划一个文学新人专栏。当她兴奋地和俞明分享时,他却因为赶图纸只是敷衍地点点头。
那一刻,沈念晴感到一丝失落,但她很快告诉自己这只是暂时的。他们都在事业的起步阶段,需要互相理解。
一个特别忙碌的周三,俞明发信息说要加班,取消约会日。沈念晴失望之余,决定给他一个惊喜。她做了他最喜欢的红烧排骨,装在保温盒里,打车送到他公司。
方合设计事务所灯火通明。前台已经下班,沈念晴直接走向俞明所在的开放办公区。远远地,她看到俞明站在一张巨大的图纸前,和几位同事讨论着什么。他穿着皱巴巴的衬衫,头发乱糟糟的,但眼神专注而明亮,手势坚定地指向图纸某处。
沈念晴站在暗处,没有立即上前。她从未见过工作中的俞明——如此自信,如此投入,仿佛整个世界都浓缩在那张图纸上。那一刻,她既为他骄傲,又感到一种奇怪的疏离感。
"沈念晴?"俞明终于注意到了她,惊讶地走过来,"你怎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