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压力非常大,每个月有月考,每周还有周测,这是从高二就开始有的传统。原来是每周测一次,现在是每周两次,而且题目还是变态的难。
数学周测题是全班绝大部分同学都是一道题都做不出的那种,在小群里,郑彦一毫不客气的吐槽今天的数学题。
只有一门地理是六人同时选中的,五人去桃李五听课,江晴天去桃李三。重点班和平行班的进度是不一样的,去桃李没去松柏还是桑老师争取的结果。
地理如果是想学到还不错的水平,那么必须把每个知识点都掌握。如果想学到特别拔尖的水平,那么一些很刁钻的知识点也得记住。这些知识点考的几率不大,但有时考到也是一两分的那种。
所以地理临时抱佛脚是不大可能的。
同理,高中的化学在扎实基础后,一般的同学都能达到六七十分,想要高分那就真得要把一部分精力放在计算题上,因为越来越难了。
“这又改成物化地了?”三班看江晴天只有地理课会出现在桃李三班。下课的时候在窃窃私语,无他,江晴天基本把能组合的选科都组合一遍。新高考虽然取消了文理分科,但是隐形的筛选还在,纯理依旧是最能打的。纯理组合光年级前一百就占据了七十五人。
物理和化学,两种理科性非常强的科目,光是纯理物化生的搭配就涵盖了青北97.5%的专业。
因为化学和历史都是专业性很强的专业,属于极端的搭配,不可同选。
历史+化学+生物被誉为“最糟糕的选科”,偏偏江晴天还真选的。纯理、最糟糕的选科、纯文,覆盖了高一下学期到高二下学期一整年的时间,目前高三开学又回到正道上。
在高三教师办公室,白歌给江晴天开小灶。“都有大半年没学化学了,现在终于想开了。你可要好好确定,再变可来不及了。”
“选定物化地了,首先得把这次月考考好。”江晴天擦拭一下桌面,随即开始做卷子。
不复习,只针对卷子做强化训练和冲刺训练。 遇到任何问题,再单独一对一向白歌请教。
选科之中只有化学空太久,连做物理题的本能还在,离第一次月考还有两个星期。
强化训练跟平时上课的节奏完全不一样,江晴天做事,要么不做,做了就一定会尽最大的努力。她竭力付出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如果她的分数没有提高的话,说明是她没有能力。
雷鸣通过学生档案了解十一班学生的各科成绩,分析最适合他们的选科,还特意去查了一下江晴天初中的学习成绩,发现了一定规律。
全国有80来所985、211及部分双一流高校有资格自主招生,自主招生申请方式分为“校荐”和“自荐”两种。
绝大多数院校同时接受“校荐”和“自荐”。但有少数院校只接受校荐。
新高考模式中,最为明显的就是取消了文理的分科,考生可以自由组合所选考试科目。除了语数外这三科,在剩余的物化生政史地六门科目中任选三门考试。
但有一所高校需要六科选科考试的成绩证明-西点军校。
著名高校青北的强基计划选拔培养的是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成绩拔尖儿的学生。理科重点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文科就在历史、哲学、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进行招生。
选拔两类群体,主体是高考成绩优异的学生 ,另外是少数在某个领域具有突出才能的“偏才怪才”。
而西点军校提出不同意见,他们要的不是偏才怪才,是天才,不是天生,那也得是后天综合所致。他们要招收语数外物化生政史地九门功课优秀的学生,这是最基础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