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随云起落,山随水厚薄。世间烦恼事,无欲便无魔。”
天云阁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孕育出了一代又一代仿佛不沾人间烟火,实则游走于烟火间仍明镜守心,寻求正道的侠义之士。
天云阁坐落于一座小山丘,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观搭配古朴典雅的门派建筑,让天云阁在这灯火阑珊的杭州城显得格外出世。
徬晚时分,天云阁的一处,一名白衣少年正在练习剑术,只见那少年肆意挥动着手里的剑,层出不穷的剑招越变越快,转瞬即逝。少年眉毛浓黑,双眼狭长,鼻梁高挺,薄嘴唇,面相清秀,后发扎一部分垂下与余部一起散落腰间。身材高挺,腰间无赘肉,四肢偏细但肌肉紧实。
这名少年叫宋云楚,自他十二岁拜入天云阁门下,已经过去了整整八年。
“师兄,天色不早了,三叔还等着你回家吃饭呢。”只见迎面走来一女子,柳叶眉,杏眼,桃花唇,两侧头发后卷,与后方头发一起束起,在两耳侧后束成半丸子。身材匀称,脚步轻盈,笑盈盈的表情让人如沐春风。
这名少女叫苏小棠,是副阁主苏厉之女,宋云楚的青梅竹马。
听到少女在叫自己,宋云楚收住了手中的剑,走到她面前,“明天是天云阁的盛会,自然要好好准备一下。”
天云阁非血脉继承,而是由阁主从数百弟子中选出最为合适之才继承天云阁大业。每一代弟子举行一届盛会, 门内弟子拔得头筹者授予“天云”之称。
苏小棠捂嘴笑着,“你平时疏于课业,盛会前一天却急着练起剑来,这就是师傅所说的‘临阵磨枪’吗?”
宋云楚心想:好像有不少次逃课都是你“唆使”的吧……
宋云楚虽为苏小棠的师兄,但常常在这种问题上拗不过她。
黄昏下,一男一女并肩而行,走到了三叔家门口。苏小棠嘱咐了几句后,才急匆匆地跑回家。
宋云楚推开屋门,把剑倚放在墙边,“三叔,我回来了!”只见一位六旬老者,慈眉善目,腰背有点弯曲,老者缓缓说道:“菜趁热吃吧,再不吃就凉了。”
宋云楚初进天云阁时,无亲无故,阁主就让厨子三叔和他一起住,三叔这几年对宋云楚的照顾,已经让宋云楚把他视为自己的至亲之人。
饭菜吃到一半,两名男子推门而入,为首那人揽着宋云楚的肩膀说道:“宋二哥,明日的盛会,只管往上冲就好,兄弟们在下面给你助威!”
原来这二人是宋云楚的同门师兄弟,也是和他关系最好的两个哥们,宋云楚年龄在三人中排行第二,故被称作“宋二哥”,而说话的那人便是三弟李正元。
宋云楚淡淡的笑了笑,“盛会我一定会尽力,至于能否拔得头筹倒也无妨,只愿天云阁能变得更好。”
李正元不以为然,“如果苏桀赢了盛会,成为下一任阁主呢,他可是目前最有力的争夺者。”
宋云楚生性随和,和阁内多数弟子都玩的来,不过苏桀那人性格急躁,好张扬,经常欺压同门师弟,因此宋云楚对他没有什么好印象。
一旁的大哥田虎说道,“同样是苏厉副阁主生出来的,苏小棠温柔亲近,苏桀却……”
提到苏小棠,宋云楚的脸上露出了一丝不安,心想刚才她匆匆离去,想必是不想让她的兄长苏桀看到自己和她走的近。
“好说,明日的盛会看我的吧。”短暂的思索后,宋云楚站起来,拍了拍他俩的肩膀,笑容中透露着自信。
二人走后,宋云楚却是陷入了沉思,心头涌上一股不安,无暇品尝桌上的饭菜,径直走向自己的房间,躺在床上,脑海里隐约浮现旧事……
“连块木柴都劈不开,将来还怎么用剑?!”
年幼的宋云楚蹲在角落里,回想起白天苏厉师傅在众弟子面前对自己的批评。
自己天生力劲就小,习剑不久,就连举起一把较重的剑都是难事,一想到这,年幼的宋云楚嘴角忍不住抽搐。
“是在为自己力量不足而发愁吗?”
一个声音传入宋云楚耳中,此时的他虽委屈流泪,却不愿让人看见,继续把头埋到膝盖上。
“剑,可刚可柔,殊途同归罢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最重要的不是选择了哪条路,而是你能在选择的那条路走多远…”
宋云楚想感谢他,可当他挤干泪水抬头看向前方时,那人却只留下一个模糊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