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到前厅,因为还在打仗的缘故,并未举办的多隆重但排场也不小。总之是能请的都请了,能来的也都来了。人们看见宴会的主角来了,纷纷凑上前道喜。“恭喜恭喜,郡主长的虎头虎脑,一看就很康健,甚是可爱。”“郡主玉雪可爱,王爷王妃真有福气。”“谁说不是呢,郡主在那盯得人心都软了。”来的人对裕昌即将被封为郡主都心知肚明,提前说出来也不过是卖个好。看二老不反对的样子,更是胸有成竹说明自己的消息来源很可靠。老王爷是单纯没反应过来,听了一辈子早顺耳了,都忘了自己是重生回来的。老王妃那是像开了屏的孔雀,根本不知道谦虚为何物,理所当然地接受了。在她眼里有没有那道圣旨都不能阻拦她家乖囡是郡主这板上钉钉的事。也是人大儿子战死沙场,大儿媳拼死生下这个孩子,小儿子还在前线杀敌至今还未娶妻。作为汝阳王府唯一的孙辈,裕昌合该拥有这一切,老王妃也有张狂的资本。
就在众人纷纷道喜的时候,天使来了。拿出册封裕昌的旨意,不会编,但就是册封文思嬅为裕昌郡主。(对,女主就叫这个了,不为什么,键盘打出来的就是这个。)众人皆心知肚明,也对汝阳王府的认知更上一层楼,连笑容也不免真实热络了许多。老王妃才不管那么多呢,她只知道圣旨下来,她家乖囡的身份就坐实了,以后议亲也更容易方便。毕竟周岁便被册封为郡主这也是头一份啊,裕昌这二字难道不是再说裕昌生下来就是来见这个朝代繁荣昌盛的吗?如此想着看着裕昌的眼神也更加和蔼。如今这兵荒马乱的年代,少有喜事多为祸事。这二字应当能带来好消息吧,自从大郎死后她是日日提心吊胆二郎,生怕在听到什么噩耗。若不是大郎媳妇恰巧有孕身边离不开人,她说什么也要让二郎回来。她不懂什么国家大事,她只要自己的孩子平平安安就好。荣华富贵她也不稀罕,那是自己亲儿子拿命换的。现在看来都是命,只期望小儿子能好好的就行,身边这糟老头子是指望不上了。要她说身为老的不在前反而让自己的孩子冲在前她也是不理解,之前跟着那位拼杀,现在到不管不顾了,也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之前大郎媳妇生裕昌时也不知哪里来的狗窜出来惊到她致使她难产导致裕昌刚出生时瘦瘦巴巴像个猫崽仔,哭声都小的不得了,可把她心疼坏了。生怕养不大,好在在她的精心照顾下才有了众人眼中健壮可爱的裕昌,如此便更自得于自己的养娃之道。老王妃说来也可怜,中年丧子丧新妇,郎婿又瞧不上她不愿与她过多交流,小儿子又不在身边。唯有刚刚出生的裕昌,受小可怜什么都不知道需要她,那种被需要的感觉令她感到了很大的满足,几乎将满腔的爱意都给了她。裕昌也不负她所期盼的那样,健康茁壮的成长了。看着周围人投来羡慕的眼光,老王妃表示很满意。吩咐婢女仆妇将东西都拿上来以便裕昌抓阄,拿上来之前她还仔细检查过确保不会有利器伤到裕昌后才放到桌面上,桌上放的是弓箭、纸笔、食品、珍宝、玩、刀尺、针线等,众人都屏气呼吸聚精会神地看着这位郡主会拿起什么好吹捧一下。只见裕昌郡主被老王妃放到桌子上,就是不动弹也不只是被放下心生不满还是怎么了。
其实裕昌就是单纯的不知道他们在干啥,为什么要盯着她看。有点不好意思地想往大母的怀里钻却发现大母离她好远了,嘴一瘪就想哭。老王妃看着这一幕只觉心焦,但还是忍住想要抱裕昌的冲动,柔声哄道:“裕昌乖,看看大母为你准备了什么,喜欢什么就拿吧。”要不说小孩是人精呢,平常只要露出这副表情大母一定会过来抱抱她。现在却没有,看来是没用了。她只好收住表情,看着眼前的这些东西也不知道是干啥用的。看着周围人一脸期待的表情,裕昌只好随手抓了两个顺眼的。众人定睛一看是书籍和醉花坊最新的糕点,没有拍不出来的马屁只有不会怕马屁的。立马一连串的彩虹屁来袭“郡主以后一定是位大才女,是世家贵女的典范。”“能吃是福,一看郡主就福泽深厚。往后一定无病无灾,令人羡慕。”“郡主这么小就热爱书籍,一定离不开老王爷老王妃的教导啊。”没有人不喜欢别人夸自家的孩子,虽然有拍马屁的嫌疑,但在这个开心的日子就不必计较这么多了。嘴上还是得谦虚道:“哪有那么夸张,这么小能看出来什么。”
殊不知更大的惊喜还在后面,裕昌拿完东西后发现还是没人来抱她顿时不开心了。自己费力地支起身子摇摇晃晃地向她熟悉的大母走去,还不忘发出声音吸引她的注意力:“母。。。抱。。。抱。。。”老王妃当即被这巨大的惊喜冲昏了头脑,手下也不忘护着裕昌将她抱起来。惊喜道:“裕昌刚刚在说什么,再说一遍好不好。”裕昌见终于被抱起也消停了,将小脑袋拱向王妃的怀中找了个舒服的姿势就不动了。老王妃有些失落但也没放在心上,赶忙向众人询问道:“刚刚裕昌是不是喊大母要抱抱。”众人随即打蛇上棍,七嘴八舌地说道:“是啊,我刚刚听见了。可见老王妃平常对郡主一定非常好,郡主这才第一个开口喊的是您啊。”“这么一看,今天真是三喜临门啊,先是过周岁后是被册封,再又开口喊人。我就说郡主福泽深厚是有大福气的人啊。”老王妃一听笑容也真实了起来,毫不客气地说道:“那是,裕昌可是我的心尖尖。有我在的一天必不会让她受委屈,我的裕昌啊生来就是享福的,自是和别家的孩子不一样
。”这话说的委实难听了点,众人脸上有点挂不住。说的他们孩子有多差是的,老王妃能不知道吗。她知道但是她不在乎,在她心里自己的裕昌就该是这样的,其是旁人能比的。
最后还是老王爷看不过眼出面打了个圆场,吩咐下人送客。等客人一走,老王爷就迫不及待地指责起老王妃:“你瞧瞧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别人家的孩子就不是孩子了吗?你怎么能这么说呢,裕昌是来享福的别人家的孩子就是来受苦的吗?”老王妃也丝毫不惧的怼了回去:“我可没那么说,是你自己这么想的。再说他们的那些小九九我都知道,无非不过是看着我们颇得圣宠想要巴结我们罢了。既然这样,我还说不得了。要是受不了就别来不就好了。”“泼妇,我跟你说不清楚。”“你居然说我是泼妇,我为这个家辛辛苦苦的操持了这么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我要是不泼辣点,这一大家子怎么养活,都去喝西北风吗?”两人还想在争吵下去,老王妃怀里的裕昌却哭闹了起来。显然是被两人的争执声给吓到了,见此二人也顾不得争吵忙哄起裕昌了。“裕昌不哭是大父大母不好啊,不应该吓着我们宝贝啊。”
两人哄了好久裕昌才停止哭闹,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二老经此一遭,也没了争吵的心。汝阳王只是淡淡地说:“你要真为裕昌好,还是积点口德吧。我们在时是能护着裕昌不错,那要我们不在了呢,从前被你欺负的人难保不会对裕昌做什么。”上辈子不就是这样嘛,汝阳老王妃仗着一碗馊饭对陛下呼来喝去,与旁的世家结怨也不少,难保别人没记在心里。不然为何都城子弟没人愿娶裕昌,诚然有那竖子的原因,但更多的原因难道不是因为老王妃太过跋扈,娶了裕昌还得供着不能受委屈,免得老王妃知道打上门来。老王妃刚想辩驳但细想又觉得有道理,但让她承认自己错了比让她死还难受,只得嘴硬道:“你要是还想说这些就出去睡,别打扰到我和裕昌睡觉,看见你就烦。”老王爷沉默了,默默转身出去了,更加坚定自己心中所想坚决不能让老王妃带孩子。再带成上辈子那样他可就真没脸去见大郎两口子了,好好的独苗愣是养成了一个草包。
老王妃看着老王爷的身影更委屈了,人人都说她泼辣不好相处。那是为了谁,当初刚起义时,现在的那位连自己都养不活还拖家带口来打秋风,什么事也不做她能不生气吗。他们多吃一点就意味着自家人要少吃一点,别跟她提什么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她只知道战乱年代人人都吃不饱,她还得想办法节省家里开销,再看那帮子闲人,能不来火吗?再说那晚馊饭她是干的不地道,但有本事他也别吃啊。还不是为了填饱肚子吃了,看他那个样子她还不是心软每天自己少吃点装作不要的剩饭给他们了。现在发达了,不也有她儿子们自己挣军功,靠刀尖上舔血的日子来的吗?大郎更是战死沙场,连个尸首都没有。若不是如此,大郎媳妇怎会郁结于心没养好身体被一只狗惊吓难产,拼死保住裕昌。生怕大郎将来以后连个打灵幡的人都没有,她只是说了裕昌生来就是享福的,就要被指责说她说人家的孩子生下来就是受苦的,她简直冤枉死了。世家人心眼都那么小的吗,那么爱揣度他人心思吗,那能不能往好点的地方想,比如她说的是封号地位而不是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现在就算想补救也来不及,还是睡个午觉吧。是的,老王妃就是这么心大。被她放在心里自然是能得到她的精心照顾,不放在心里的灰都不是。老王妃表示说几句就玻璃心的人赶紧趁早死,这世上难听的话多了去了,连这点程度都受不了还是早点投胎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