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春时节的小镇热闹非凡,静美攥着刚买的糖画,脚步轻快地绕回住处,见素影正临窗静坐,指尖轻捻着一片飘落的枫叶,忙凑上前,声音里带着难掩的雀跃:
“师姐,我刚才打听到,东南方向的青岑山后藏着一座‘常羲宫’,听说宫里的檐角会挂月形铜铃,夜里月华落下来时,整座宫殿都像裹着银纱。”
素影捻着枫叶的手微微一顿,清冷的目光从窗外收回,落在静美亮晶晶的眼眸上,淡淡问道:“常羲宫?还有别的说法吗?”
静美立刻点头,掰着手指细数:“老人说那宫宇有天师镇守,殿外布着符文结界,连山间的精怪都不敢靠近,而且宫里还供着月神雕像,听说诚心祈福的人能看到月光凝成的光带呢!”
她边说边晃了晃手里的糖画,“我们既来到此处,不如去看看这里的除妖的地方?”
素影沉默片刻,指尖的枫叶在她掌心化作细碎的绿雾。
能御精怪的符文结界,倒确实值得一探,“既然来了,便去看看。”
素影缓缓起身,顺手将静美肩上沾着的树叶拂去,“明日清晨出发,你今日先把行囊整理好,不必带过多杂物。”
静美闻言眼睛一亮,立刻点头应下,转身就往客栈跑,连手里的糖画都忘了递到嘴边,只留下一串轻快的脚步声。
次日天刚蒙蒙亮,两人便踏上行程。静美背着绣着玉兰纹样的布包,一路都在念叨常羲宫的传闻,时而蹲下身捡起路边形似月牙的石子,时而指着空中掠过的飞鸟,猜测常羲宫的铜铃会不会引来月宫的仙鸟。
素影走在前方,步伐沉稳,却会时不时放缓脚步,等落在后面的静美跟上,偶尔还会伸手扶一把被碎石绊倒的她。
三日后清晨,两人踏上行程。素影一身素白长袍,腰间悬着那柄惯用的短剑,步伐沉稳;静美则背着绣着玉兰纹样的布包,一路走走停停,时而弯腰捡起路边的彩色石子,时而指着空中掠过的飞鸟惊呼。行至青岑山脚下,天色渐暗,空中竟真的飘起了淡银色的雾,雾中隐约能听见细碎的铃音。
素影停下脚步,抬手按住静美的肩膀,轻声提醒:
“此处便是月雾,结界应在雾中,跟紧我,莫要乱碰周围的草木。”她指尖凝出一缕浅金色的灵力,如同烛火般在指尖跳动,灵力散开时,雾中竟浮现出细小的光痕——那是结界边缘的波动。
静美紧紧跟在素影身后,指尖攥着布包带子,目光好奇地扫过雾中的景象:雾气触到皮肤时带着微凉的触感,远处似乎有宫檐的轮廓在雾中若隐若现,铃音也越来越清晰。
随着深入,雾色渐浓,素影忽然抬手停下脚步。前方雾中传来“叮”的一声轻响,一枚月形铜铃从空中坠落,在触地的瞬间化作一道银色光符,朝着两人飞射而来。
素影不闪不避,只抬手用袖口轻轻一拂,光符便如同遇到屏障般消散,只余下一缕淡淡的月华气息。
“这结界竟以铜铃为预警,倒比寻常仙门的术法更显灵动。”素影低声自语,目光落在前方雾中渐渐清晰的宫门上——那宫门是用白玉雕琢而成,门上刻着繁复的月神纹样,纹样缝隙中流淌着细碎的银光,仿佛有月光被困在玉中。
静美凑到素影身边,指着宫门轻声说:“师姐,你看那门上的花纹,好像真的有月亮在动呢。”
素影点头,指尖轻轻触碰宫门,指尖传来温润的触感,同时有一缕柔和的灵力顺着指尖涌入——这一次,结界没有触发防御,反而像是在“查验”她的气息。
片刻后,宫门缓缓向两侧打开,门后是一条铺着青石板的甬道,甬道两侧立着石雕的玉兔灯,灯中没有烛火,却有淡银色的光从灯盏中溢出,照亮了前方的路。
素影抬步踏入甬道,静美连忙跟上,脚步踩在青石板上,发出清脆的回响,与檐角铜铃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倒添了几分幽静。
行至甬道尽头,一座宏伟的宫殿出现在眼前——那便是常羲宫主殿。殿顶覆盖着琉璃瓦,在月雾中泛着淡淡的银光,殿檐下悬挂着数十枚月形铜铃,风一吹,便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声音清越,却不嘈杂。
殿门前的台阶上,铺着白色的玉毯,玉毯两侧摆放着青铜香炉,炉中燃着不知名的香,烟气袅袅,带着一丝清冷的香气。
素影站在台阶下,目光扫过殿门两侧的石柱——石柱上刻着“月神护世,月华永照”的铭文,铭文边缘有细碎的光痕流转,显然是被施了术法。
她抬手轻触铭文,指尖传来细微的灵力波动,心中暗道:“以月华之力滋养铭文,让术法与建筑融为一体,这般手法,倒是少见。”
就在这时,殿内传来一阵脚步声,一名身着月白色道袍的侍从走了出来,见素影与静美站在台阶下,略一拱手,轻声道:“两位姑娘,我家天师有请。”
素影闻言,眸中闪过一丝了然,她转头对静美轻声说:“莫怕,跟着我便是。”说罢,便抬步走上台阶,静美紧紧跟在她身后,目光好奇地打量着殿内的景象——殿内的梁柱上缠绕着银色的光带,光带在空中缓缓流动,殿中央的供桌上,摆放着一尊月神雕像,雕像手中托着一轮小小的银月,银月中散发着柔和的光芒,将整个大殿照得亮如白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