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美?”
一道轻细的声音从场外传来,带着几分犹豫,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静美收剑转身,剑刃划过空气时带起极轻的嗡鸣,刚停下动作,就见素苓正站在那里,目光里满是探询与担忧。
素苓见她看来,连忙往前走了两步,脚步放得极轻,像是怕踩碎了地上的霞光:“我找你好久了。早上去你住处送草药,没看到人;问了伙房的张师傅,说你没去用午饭;连前院练箭的小师弟都跟我说,你从天亮就待在这儿,握着剑没挪过几步,连水都没喝一口。”
她顿了顿,声音又低了些,“我知道你练‘青峰剑法’上心,但你才刚开始学,要是累坏了身子,我……我心里会不安的。”
静美抬手擦了擦额角的汗,将剑轻轻横在身前,剑身在晚霞下泛着柔和的光:“师姐,我没事,就是‘松涛穿云’这式总差了点意思。你当初说,这式要‘剑随气走,气随心动’,可我每次挥剑,总觉得灵力卡在肩颈,剑势硬邦邦的,一点都没有你说的‘松涛漫山’的感觉。”
说着,她抬手演示了一遍,剑尖划过空气时带着几分滞涩,到了收势的瞬间,肩膀还是控制不住地绷紧。
素苓看得仔细,等她停下动作,才慢慢走上前,伸手轻轻碰了碰她的肩膀:“你这里太僵了。”
她指尖带着淡淡的草药香,轻轻揉了揉静美肩颈的穴位,“‘青峰剑法’讲究的是‘柔中带刚’,就像后山的青竹,风来的时候弯弯腰,风过了又能直起身,你把力气都绷在肩上,剑自然就沉了。”
素苓说着,从随身的布包里取出一卷泛黄的剑谱——正是那本她亲手抄录的“青峰剑法”。
她翻开剑谱,指尖点在“松涛穿云”的图谱上:“你看这里,图谱上的剑招是斜着划出去的,对应的气脉要从丹田顺到手腕,不是从肩膀发力。”
她抬起手,模拟着挥剑的动作,手腕轻轻一转,“就像这样,把灵力往手腕送,肩膀放松,让剑自己‘飘’出去,而不是你‘甩’出去。”
静美跟着她的动作试了试,起初还是有些僵硬,素苓便站在她身侧,一手轻轻扶着她的肩膀,一手握着她的手腕,一点点调整她的姿势:“对,肩膀再沉一点,灵力别急着涌,像小溪流一样慢慢淌……很好,就是这样。”
晚风掠过树梢,带来阵阵松涛声,恰好应和着剑招的意境。静美跟着素苓的指引,再次挥剑时,只觉肩颈的滞涩感渐渐消失,灵力顺着手臂顺畅地流到指尖,剑尖划过空气时,竟真的带出了几分“松涛漫过山林”的轻盈。
“成了!”静美收剑时,眼里难掩欣喜,转头看向素苓,“师姐,我刚才那下,是不是有那感觉了?”
素苓笑着点头,眼角弯成了月牙:“可不是嘛!比刚才好多了,再练几遍,肯定能更顺。”
她忽然想起什么,又从布包里掏出个油纸包,递到静美面前,油纸包上还带着温热的气息:“这是我中午烤的芝麻饼,裹了两层棉絮,还温着。你练了一天,肯定饿了,先垫垫肚子。”
静美接过油纸包,咬了一口芝麻饼,甜香混着芝麻的脆感在嘴里散开,暖意顺着喉咙滑进胃里。
她看着素苓依旧站在一旁,目光落在自己身上,带着几分放心不下的模样,轻声道:“师姐,让你担心了。其实我本该中午去找你的,可一琢磨剑招就忘了时间。”
素苓连忙摆手,声音软乎乎的:“跟我客气什么!你能把‘青峰剑法’练明白,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她抬头看了看天色,晚霞已染上了深紫色,“时候不早了,你练了一天也累了,咱们先回住处,我给你买了莲子羹,喝了能解乏。”
静美点点头,将剑收回剑鞘,又小心地把“青峰剑法”剑谱卷好,递还给素苓——这本剑谱是素苓的师傅传下来的,当初她厚脸皮要了过来,现在怎么也得还回去了。
素苓却没接,反而把剑谱往她手里推了推:“你拿着吧,你练剑时总要看,来回递着麻烦。等你什么时候练熟了,再还给我也不迟。”
两人并肩往住处走,晚风轻轻吹着,把松涛声和脚步声揉在一起。静美握着手里的剑谱,指尖能触到素苓抄录时留下的细微墨迹,心里满是踏实。
等素苓回去了,静美又去练剑,不是对自己太高,而且这里的环境要求她必须这般。
身为师姐,到时候需要出手的时候还不如师弟师妹们,静美都不敢想象那时的自己是怎么样的,肯定想找一个地缝钻进去。
所以现在她必须多多修炼一下,不蒸馒头争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