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道在上!”身着杨妃粉衣的女子高喊着,双手不断结印,忽然对着自已的心脏那位置狠狠地刺去:“我愿以我一半神心!换神女黎苏苏仙髓!永生永世活着,与澹台烬永得安生!以我神元换取天下苍生太平!”
一半神心从她体内渐渐输出,现在她的手掌上。
她将那半神心推向她口中的神女黎苏苏的体内,一道青光微微闪烁,半颗神心便进入了她体内……
那身着粉衣的女子倒在那男子旁边,可男子只顾他怀里的女子。
看到黎苏苏有了生息那一刻,她觉得一切都是值得的……
在她快要消散的时候,还是没有听他叫她一声“觅儿”……
今生今世,他心中只有神女黎苏苏,无她了。
若重来一次,她还会护着他的,不悔。
只是她悔对她的父王母后,她的家国……
最后,元神将天道那儿飘去,愿以元神换取了天下平安。愿人间不乱,天地苍生太平,这是她的祈求,也是她最终的选择,以一人的代价,换取最大的福祉。
神……
爱世人……
亦…爱一人……
……
时光倒流,回到一个事情的起源,一位身穿着碧落蓝团花纹蝶戏的水仙裙,容颜明艳的女子说:“娘,兄长,你们都准备好了?”
两个人一起点头,她胸间的灵石缓缓出现流动的浅光围着。
然后在空间中,那女子一不小心落入一个时间不对的方向,一瞬之间突然就失去了意识,身也变成一缕流光,落入凡间。
凡间,一年冬末,盛国,凤歌宫中,宫女步行匆忙,神情焦急,手端着盆不停的去去回回。
寝殿内,一声声的惨叫接连不断,还有产婆一遍遍喊着:“快看到头了,娘娘快,再加把劲!”
“用力啊!”
榻上的女子痛苦地呻吟着,额头冷汗涔涔而下,榻头的宫女跪在她身侧,眼眶通红的帮她擦汗。
她深吸几口气,双手攥紧被单,拼尽全力将腹中的孩子生出。
产婆喊道:“元后娘娘!孩子很快就出来了,您再用劲!”
“啊——!”又是一声凄厉的惨叫,这次比之前更为尖锐。
终于,随着一声啼哭响起,一团小小的婴孩从她股髀中出来,榻上的女子浑身无力的倒在榻上,昏迷了过去。
当那婴孩出来的那一刻,原本清天晴空中当即出现霞光,云蒸霞蔚,其中还有清香的气味满天飘来,让整个世间都充满了一股祥和之气。
一时间,整个盛国都沸腾了,平民百姓们纷纷感叹着这天边异像,皆道似是神女临凡来,然,盛国帝王见这天边异像感到惊奇,知是祥瑞之兆,疑惑:难道是元后这次生的孩子是天降祥瑞?
产婆兴奋前来禀报:“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元后娘娘生了,是位公主!”
随之,众人纷纷下跪,遍遍高呼:“恭喜陛下喜得公主——!”
“恭喜陛下喜得公主——!”
……
传闻那盛国元后宠冠六宫,二十六岁时才有孕,顺利产下六皇子萧凛,那六皇子重得盛国帝王喜爱,现,元后又生下七公主,是带着祥瑞降世。盛王大喜,抬步走进寝殿,看那元后脸色苍白,眉宇间隐含疲态,心疼地说:“元后,辛苦了。”
元后醒来,她微微摇了摇头,伸手放在他掌中。
老嬷嬷把已洗清的小娃娃抱了过来,盛王接过孩子,逗着她,心中思忖;这孩子的出世天降祥瑞,想必是神明降凡来助孤江山。
元后看那盛王逗着孩子,虚弱的脸上染了些许温柔的笑意,她想到刚才隐隐听到那些宫女太监叫这孩子叫公主,她问:“陛下,臣妾生的可是女儿?”
盛王点头,笑道:“是个女儿。”
元后欢愉地笑了,心中也是欢喜的,她吃力地想坐起身,盛王和宫女见此,把她扶起,在他们扶着下 ,她很快便能坐好,手伸向皇帝,把孩子抱来,这一瞧,她更喜爱了。
元后轻抚着孩子粉嫩的小脸,眸中满是慈爱。
盛王坐在她身旁,轻握那襁褓中婴孩的小手,笑颜展露。
“陛下,可想好女儿的名字?”她问。
“待孤想想。”盛王轻抚元后鬓角的发丝,一边沉思一边喃喃;“叫什么好……”
这时,他突然不自觉地启口吟道:“九云瑶池降神光,觅来此女助盛萧……”这一吟完,顿时恍悟道:“就叫她瑶觅,萧瑶觅。”
“闺名便唤觅儿。”元后说。
“好。”他应允后,接着逗着她:“觅儿,喜不喜欢父王取的名字啊?”
襁褓中的婴孩咿呀着。
怡在此时,两岁的六皇子萧凛跑到盛王和元后的身前,响起他那满满稚气的声言:“父王,母后,我要我要。”
盛王低头看萧凛,伸手抱起他,对他说:“这是妹妹,我们的凛儿以后就是哥哥了。”
元后把襁褓中的婴孩抱过去一点,给他看看:“凛儿,来,看看妹妹,以后咱们要保护好妹妹。”
“好!”萧凛信誓旦旦,两岁的他不懂什么是保护,只知道像父王保护母后一样。
—作者说—
冬末,冬末是冬月也是腊月,冬月腊月就是现在的十一月到来年一月,是梅花开的时候,也是玉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