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人正襟危坐,认真听老师上课。
袁老师有一句诗叫做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为什么巴山这个地区晚上会下雨呢?
袁老师大家觉得夜晚的时候,山顶和山谷哪个地方更热一点?
黄子弘凡那肯定是山谷。
柯筱山顶海拔高,应该会冷。
袁老师非常好,山谷会暖和,山顶更冷一些,冷空气和暖空气哪个密度会更大一些?
文韬冷空气密度大。
袁老师那冷空气会干什么呢?
文韬往下走。
袁老师对,冷空气会把暖空气挤上去,此时就形成了一个热力环流,暖空气遇到冷的地方会凝结降水。
袁老师巴山夜雨涨秋池指的就是山谷在晚上的时候,暖空气被迫抬升,凝结形成的降雨。
姜落哦~
柯筱古诗词里全都是学问啊!
黄子弘凡明白了。
袁老师那么我们再想一下它的地域文化是什么样的?刚刚我已经听到大家说的一些川菜小吃。
黄子弘凡这个,麻辣的兔头。
姜落鱼香肉丝,麻婆豆腐,水煮鱼,回锅肉,辣子鸡…
何运晨说饿了都。
袁老师那么我们所要去的川西,其实它是一个藏文化的聚集地,那么考一考大家,我们知道藏族地区气候冷一些,为什么他们的藏袍要穿一半脱一半?
黄子弘凡他们要干活,方便一点,对不对?
黄子弘凡方便他抡鞭子,赶牛,赶羊。
文韬那要是左撇子怎么办?
黄子弘凡左撇子你就反着穿。
柯筱应该是昼夜温差大,有一句话不是说,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
曹恩齐中午可能会特别热,就脱下来,晚上又会特别冷。
姜落嗯嗯,方便穿脱。
袁老师对,藏族人民还有一个特点,我们的肤色是比较黑一点…
黄子弘凡他们偏红。
曹恩齐日晒。
柯筱高原红,缺氧,海拔高,空气稀薄。
袁老师对,非常好!
黄子弘凡一看就是做过功课,这一季已经能替代小齐的位置了。
文韬科普达人。
袁老师还有一点,他的颧骨,鼻梁比较高一些,这是为什么?
文韬耗氧量大。
黄子弘凡他们的鼻孔需要摄入更多的氧气。
袁老师对对对,知道这两点后,我们这趟的川西之行,就知道该怎么去保护自己了。
袁老师独特的地理环境,丰富的物产造就了多姿多彩的巴蜀文化,这里给大家展示了一个大熊猫,横断山脉这里是大熊猫的一个栖息地。
袁老师大熊猫能演变成这个样子,是为了生存,便于伪装。
曹恩齐那它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
袁老师大家可以看到它黑耳朵,黑眼圈,第一次见到它会有什么感觉呢?
何运晨可爱。
袁老师对它的捕食者来说,更多的起到了一个震慑作用,给它们一种感觉,我不是很好惹。
姜落这也可以,动物世界我不懂。
曹恩齐我熬夜熬几天,我可以起到震慑作用了吗,吓死你了,我可不好惹。
袁老师那我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了。
南波万辛苦老师了,拜拜!
画面回到餐桌上,大家以奶代酒干了一杯,满怀期待的开始这段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