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原创短篇小说 > 天黑了呢!
本书标签: 原创短篇  青春短篇  短故事     

双楠主《十二节气》 第一章

天黑了呢!

^^ 世界观设定^^

- **时间脉络**:以二十四节气为章节划分,春分惊牛事件为起点,次年立春签约仪式收尾,展现完整农业周期中的情感生长。

- **科技元素**:3D打印农具、光谱分析土壤检测仪、AI病虫害识别系统等未来科技,与古法堆肥、生物防治等传统技艺形成对照呼应。

- **文化符号**:畲族彩带编织工艺、百年水碓房改造的星空民宿、以萤火虫复育工程为载体的生态密码。

#故事梗概

- **技术困境**:无人机植保与传统放牧的矛盾,智能灌溉系统与古法堆肥的不兼容,展现现代农业转型的阵痛。

- **文化传承**:通过修复明清水碓房改建生态民宿,在萤火虫复育工程中融入畲族星月传说,实现文化遗产活态保护。

- **情感羁绊**:两个灵魂在实验室荧光与祠堂烛火间辗转,从清明粿的温度到祖传银戒的承诺,完成科技理性与乡土情怀的深度融合。

---

**第一章:惊蛰·春雷**

无人机旋翼割开乳白色晨雾时,沈秋白腕间的智能手表突然发出蜂鸣。全息投影显示试验田PH值异常波动,他握操纵杆的手顿了顿,镜头里突然闯入晃动的棕褐色影子。

"当心!"清朗男声穿透引擎轰鸣。沈秋白还未来得及抬头,整个人就被扑倒在田埂上。温热的草木气息瞬间笼罩,他看见自己那架价值二十万的农业无人机,正被一头受惊的黄牛顶得在空中翻跟头。

陆明川的掌心还沾着新挖的春笋泥,虚虚护在他耳侧:"张伯家的牛最听不得高频声波,去年就因为气象站的超声波驱鸟器闹过脾气。"他说话时喉结在晨光里滑动,藏青布衫下露出半截红绳,系着枚磨损的银铃铛。

智能大棚的警报声就是在这时响起的。沈秋白冲进温室时,呼吸窒在胸口——昨夜刚移植的脱毒草莓苗东倒西歪,营养基质被踩出深深的蹄印。生态监测屏闪着红光,显示有三处滴灌管断裂。

"赔你。"身后传来窸窣响动,陆明川不知从哪摸出把老铜剪,正利落地修剪受损的根须,"用草木灰混茶籽饼补基质,比化学杀菌剂见效慢,但不会破坏菌群平衡。"他挽起的袖口下,旧疤痕蜿蜒如月牙。

沈秋白盯着那人沾了泥点的睫毛,忽然想起昨夜整理的村志:云溪村最后一位畲药传人,曾在十年前的山火中救下整片古茶林。当时烧伤的右臂,应当就落在这道淡银色痕迹上。

暮色染红梯田时,实验室的基因测序仪还在嗡嗡作响。沈秋白揉着酸痛的脖颈抬头,忽然瞥见窗外晃动的暖黄光晕。陆明川踩着木梯往百年香樟上系铃铛,月白衫角被山风鼓起,腰间银饰与青铜铃铛撞出清越声响。

"电磁驱鸟器会干扰蜜蜂授粉。"他转身时,晚霞正从发梢滴落,"这种土法子虽然笨,但能让啄木鸟和山雀各得其所。"

沈秋白的目光扫过他腰间古朴的百鸟纹银扣,忽然觉得数据库里那些精准的生态模拟程序,竟不如这叮咚铃声来得灵动。他悄悄调转正在测试的声波驱虫仪,将频率调到与铜铃共振的赫兹。

夜雨来得猝不及防。沈秋白在抢救种苗时,嗅到一缕混着草木清苦的温暖。陆明川的油纸伞严严实实罩住他怀中的培养基,自己半边身子浸在雨幕里,发梢不断坠下水珠:"村里老人说,惊蛰的雨淋过的苗子最抗病。"

湿透的苎麻布料紧贴着他起伏的肩胛,沈秋白忽然看清那银铃上刻着的图案——展翅的凤凰衔着稻穗,与村志里记载的畲族祖传图腾完全重合。他指尖无意识摩挲着白大褂口袋里的U盘,那里存着要交给投资方的生态农场AI规划图。

**古法农技**

月光在玻璃烧杯上折出菱形光斑,沈秋白第17次调整营养液配比时,嗅到一缕奇异的草木香。透过实验室的雾面玻璃,他看见陆明川蹲在试验田边,膝头摊着块靛蓝蜡染布,上面码着七种晒干的山草。

"乌蕨除湿,雷公藤驱线虫。"陆明川指尖碾碎暗紫色叶片,碎屑簌簌落入陶罐,"野决明解重金属毒,配煅烧过的牡蛎壳粉——"他突然抬眼,月光在睫毛上凝成银霜,"沈博士要不要测测酸碱度?"

沈秋白的便携式光谱仪突然发出警报。他蹲下身,看着检测屏上跳动的数据:有机质含量68.9%,孔隙度比常规基质高出三倍。显微镜下,煅烧过的牡蛎壳呈现蜂窝状结构,每个孔洞都吸附着淡绿色的纳米级菌丝。

"这是...木霉孢子?"他的指尖擦过陶罐边缘,沾上闪着珍珠母光泽的粉末。陆明川忽然抓住他的手腕,将沾着药粉的指腹按在草莓苗创口处:"畲药讲究'以形补形',贝壳粉填物理创伤,雷公藤碱激发植物愈伤激素。"

温热的呼吸扫过耳际,沈秋白后知后觉发现两人正头碰头蹲在田垄间。陆明川的银铃铛垂在他实验服第三颗纽扣上,随着动作轻响,惊起三只闪着磷光的夜蛾。

---

**智能设备的冲突**

无人机的夜视镜头里,陆明川的身影正在试验田外围游走。沈秋白放大热成像画面,看见那人从腰间鹿皮囊抓出粉末,沿着田埂撒出蜿蜒的弧线。AI识别系统突然弹出警告:检测到未知有机物燃烧痕迹。

沈秋白悄悄收集了那些灰褐色颗粒。质谱仪分析到凌晨三点,终于在数据库最底层找到匹配项——1928年《浙南畲族巫医录》记载的驱虫咒符灰烬,主要成分是苦楝树皮混合雄黄粉,用山苍子汁液书写雷族文字后焚化。

他站在晨露未晞的田埂上,看陆明川弯腰补种草莓苗。那人后腰别着的黄铜咒符筒露了一角,刻着与无人机操控屏上相似的波形图。

"这不是迷信。"陆明川突然开口,指尖捻着灰烬在晨光中扬起,"苦楝素干扰害虫蜕皮激素,山苍子挥发油能掩盖作物信息素。"他转身时,铜符筒撞在滴灌阀上,发出与驱虫器同频的震动。

沈秋白的智能表突然收到警报解除通知。全息投影显示,实验田周边虫害指数下降了47%。他望着陆明川被露水打湿的肩线,忽然调出无人机程序,将夜巡路线改成了凤凰衔穗的图腾形状。

——

当暴雨冲垮古法堆肥池时,沈秋白第一次踏进陆明川的祖屋。智能手环不断弹出有机物超标警告,而他正盯着中堂神龛发怔——檀木供案上除畲族祖图外,竟摆着台老式离心机。

"我爷爷用这台机器分离过固氮菌。"陆明川擦拭着蒙尘的玻璃管,管底还凝着八十年前的紫云英根瘤菌株,"他说科学和山神是同一棵树的枝桠。"

沈秋白触碰离心机锈蚀的旋钮,指尖沾到经年的茶籽油。他的云服务器突然开始自动解码,那些曾被判定为乱码的畲族农谚,在百年菌株图谱中显出了DNA螺旋结构。

雨滴敲打青瓦的节奏里,陆明川正在修复被冲散的药草堆。沈秋白忽然举起手机,将AR建模对准发酵中的堆肥——全息影像显示,陆家祖传的七层堆叠法,竟完美符合现代好氧发酵的温度曲线。

"要试试看吗?"陆明川递来半片龟甲,上面刻着雨水计量刻度,"你那个德国进口的土壤检测仪,可能需要重新校准。"

沈秋白接过龟甲时,碰到对方掌心经年累月磨出的茧。檐角铜铃与手机警报同时作响,暴雨冲走了最后一道数据鸿沟。

---

**隐喻物件**

1. **双频驱虫器**:陆明川将祖传银铃改造成声波发射器,铃铛内部藏着微型芯片,刻着畲族古语的青铜外壳能与无人机形成共振

2. **数据流苏**:沈秋白把实验室的废弃光纤电缆编成畲族彩带样式,缠绕在智能大棚的支架上,既屏蔽电磁干扰又重现了凤凰纹

3. **契约标本**:两人争执时撕碎的生态农场图纸,被陆明川用传统花草纸修复技术重组,夹在祖传《百草镜》中做成电子苔藓共生标本

上一章 《神职者》番外3 天黑了呢!最新章节 下一章 双楠主《十二节气》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