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凌尘带兵吗?”沉默了一会儿,明德帝又问道。
黎长青点头道:“是,但是大将军叶啸鹰陪同其旁。”
“凌尘是个心善的孩子,和他的父亲一样,至少天启城不会有损伤。”明德帝淡淡地开口说道,“传令下去,不必有无谓的冲突,我们在这里等他。”
“陛下!”黎长青急道,“臣已传信给王离天军和其他两位将军了,只要我们守住宫门,等待他们归来!”
“二十万大军,你拿什么守?”明德帝咳嗽起来,“下面这些都是我北离的良将,你要他们死在这无谓的战争中吗?”
“无谓?”萧崇低声重复了一声。
萧羽低低地笑了一下,萧瑟沉默不语。
太庙外,萧凌尘从马上翻身而下,走了进去
叶啸鹰及其军队守护在外,太庙之中,只有萧氏皇族才能进入。
萧凌尘走了进去,一个老人坐在那里,望见萧凌尘,神色中微微流露出一丝惊诧。
“太叔爷,好多年不见了。”萧凌尘垂首笑道。
老人已经很老了,连站起身都有些吃力,他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缓缓说道:“凌…凌尘?”
“是我,太叔爷。”萧凌尘恭敬地回道。
这位守着太庙的老人,就是如今最年长的萧氏皇族,连明德帝都要尊称其为叔爷。当年他也曾参与平息权宦之乱,经历多朝风云,如今却只是静静地守在太庙中,看着庙外的风云变幻。太叔爷走了过去:“你回来了,这很好。”
“太叔爷真的这么觉得吗?”萧凌尘抬头,看着那些牌匾的名字,从上至下,终究没有找到属于父亲的那一块。
太叔爷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叹了口气:“若风被判谋逆,太庙之中不会供奉着他的名字。”
“明日就会有了。”萧凌尘伸出一只手缓缓开口,“太叔爷,烦请给我一炷香。”
太叔爷点了一炷香,递了过去。萧凌尘接过后,对着那些牌位深深地鞠了一躬:“列祖列宗在上,凌尘今番回来,定替我萧氏皇族平清叛乱,重塑皇族礼纲。”说完后转过身,大踏步地走了出来。
入城,进太庙,拜列祖列宗,再奔平清殿。
只是他走出太庙的时候,却见对面的屋檐上已经站着了一个人。一身天师道袍,手持白色拂尘,仙风道骨。正是国师齐天尘。
“拔刀!”叶啸鹰怒喝一声,所从将士全都在瞬间拔出了刀,他立刻策马行到了萧凌尘的身边。 天下间,没有一个人可以对阵二十万大军,但的确有人,能在二十万大军中取人首级。
“小心。”叶啸鹰低喝一声。
萧凌尘抬起头,望着齐天尘,笑道:“天师小时候就很疼爱我,不怕,他不会杀我的。”
齐天尘也笑了笑,垂首道:“一别多年,小友可好。”
“不好,吃得不好,睡得也不好。”萧凌尘摇头,“直到踏入了天启城,才觉得有点好。”
“哪里好?”齐天尘又问道。
“能杀了想杀的人,甚好!”萧凌尘朗声道
齐天尘用手轻轻捋了一下自己的长须,叶啸鹰手紧紧地按住刀柄,随时准备拔刀而起。
“你和你的父亲很像,但你的父亲并不会做这样的事情。”齐天尘缓缓说道。
萧凌尘傲然道:“因为我父亲遭遇那件事的时候,已经不年轻了,而我,还很年轻!我可以犯错!”萧凌尘猛地一扬马鞭,绝尘而出,丝毫不担心此刻的齐天尘突然出手。
齐天尘轻轻叹了一口气,转身离去。此刻的萧凌尘纵马天启的样子,仿佛方面的琅琊王重新现世一般,所过之处,锋芒尽露,众人只能皆退让避开。
叶啸鹰行马跟上,望着远去的齐天尘的背影,喃喃道:“这座天启城,我也有些看不透了”
瑾威和瑾言公公也出现在了太庙边。瑾威公公长舒了一口气:“我以为国师会出手。”
“国师与琅琊王也曾是旧友,这一次他究竟会站在谁的那一边,怕还未可知。”瑾言公公转过身,“你继续护送萧凌尘入宫,我去迎接师父他们。”
平清殿前,明德帝轻轻地唤了一声:“楚河”
萧瑟转过身:“父皇。”
“你与凌尘自小一起长大,届时请以大义劝他,萧氏一族不可内斗,孤与若风这一辈恩怨就在这里结束吧。”明德帝说道。
黎长青急道:“陛下不可如此!”
萧瑟摇头:“凌尘是为大统而来,不是为了叛乱而来,父皇放心。”
黎长青心想,这怎么一下子人都疯了,萧凌尘一个叛臣之子,领军占了天启,怎么还成了大统了?他擦了擦汗:永安王糊涂了,他怎么能是大统呢?”
萧崇静默不语,他望向萧瑟,却发现他的神情并没有开玩笑的意思。
萧羽则心中一动,望向萧瑟,暗自想道:看萧瑟这话,他莫非也知道了龙封卷轴的事情?莫不是此事也有萧瑟的谋划,那怕是没有那么简单了。
“大统啊。”明德帝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声。
宫门之外,萧凌尘已经率着大军赶到。
黎长青高喝一声:“全军戒备。”
明德帝却用高过他一头的声音喊道:“开宫门!”
“陛下!”黎长青急道。
“何须无谓的损伤,我在这里等着他!”明德帝正色道。
言语间,宫门已经打开。
鲜红甲,血龙枪。身穿鲜红色铠甲,手持长枪的年轻男子踏马而入。
那一瞬间,明德帝也仿佛看见了当年的琅琊王踏马入宫的场景。
“真像啊。”明德帝感慨道。
黎长青猛地站了起来,道:“陛下有德于军,但军亦有报国之志。我跟随陛下十七年,不能眼见陛下遭逆臣所害!我当身先士卒,振君王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