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案C:使用军工模糊算法
量子博士:"算法本身是机密!更得保密!"
制片人哭着问:"咱们能不能像好莱坞一样瞎编?"
全体技术专家怒吼:"不行!这是中国科幻!"
吴京看着吵作一团的专家们,突然拍桌子:"按我的经验!真打仗用真枪,演戏用空包弹!"
他指着概念图:"发动机喷口加个特效光晕!既遮真实参数又好看!"
又指太空电梯:"材质纹理做复杂点!让人看不清具体结构!"
再点量子计算机:"屏幕多闪点代码!谁看得清算我输!"
木小狸眼睛突然亮了:"视觉干扰!信息过载!这招可以!"
她立刻在白板上写公式:
「视觉噪声干扰下的信息熵阈值计算」
郭帆导演赶紧拉住她:"停!用吴京的土法就行!别算公式了!"
三天后,张上将亲自来验收"加密成果"。
木小狸演示最新方案:
发动机喷口添加可动态变化的粒子光晕
太空电梯表面覆盖随机闪烁的纳米纹路
量子计算机屏幕滚动播放《三体》小说摘录
张上将皱眉:"这个'保密性'不够……"
木小狸咬牙使出杀手锏:"那就加装主动防御系统!有人分析画面就自动打码!"
郭帆导演差点跪下:"观众会以为我们在拍马赛克战争!"
正在僵持时,林寒拿着木小狸的零食袋进来:"小狸,你的辣条包装怎么印着成分表?"
木小狸随口回答:"食品安全法要求的啊……但没人看得懂这些化学式。"
全场突然安静。
郭帆导演猛地跳起来:"对了!我们就用这招!"
把所有真实数据改成天书般的伪科学公式!
既显得专业又无法破译!
木小狸恍然大悟:"可以借用《星际迷航》的'技术胡诌'策略!但要用真科学术语!"
她立即示范:
原台词:「功率提升至120%!」
改为:「逆熵场强度提升至1.21吉咖瓦!」
张上将终于点头:"这个可以!听起来牛逼又算不出实值!"
全体编剧被要求参加"科学黑话速成班"。
木小狸教学:
「不要用'加速',用'曲率驱动增量'」
「别说'爆炸',说'能量突然释放'」
「把'电脑死机'改成'量子退相干现象'」
老编剧们边记笔记边流泪:"我高考都没这么用功过……"
更绝的是,木小狸开发了「科技术语随机生成器」:
输入:需要看起来很厉害
输出:「非线性时空拓扑重构」
输入:要显得非常先进
输出:「跨维度生物协同智能」
郭帆导演试用后感叹:"这玩意好!连谷歌翻译都翻不出来!"
当电影终于恢复拍摄时,木小狸看着自己创作的"加密科技",突然很沮丧:
"明明能造真行星发动机……却要做成玩具模型……"
"明明能实现量子传输……却要说成'剧情需要'……"
"明明……"
林寒递给她辣条:"但你想过吗?"
"可能正因为你收敛了,这部电影才能让千万人看到中国科幻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