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之前我觉得自己文韬武略,皇太子的不二人选。
那时我视太子之位,如囊中之物,就时不时的对身边的人散播我崇尚江湖的流言。
我想着我如此优秀,弟弟还没长成,这样的留言一旦传出去,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那太子之位那不就稳了吗?
可母后的一番话,打破了我所有的幻想。
我,李熙,原来不是李唐皇室的血脉,这事父皇母后都知道。
我毕竟是皇宫中长大的,审时度势是会的。幸亏我提前散布了我想闯荡江湖的流言,这也算是歪打正着。
毕竟我以前可没有表现出对太子之位的觊觎。至于我心中的想法,谁还能把我的胸膛剖开,看一看我心中是何想法呢!只要我咬死不认,我依旧是大唐的亲王。
或许会有人说我太怂了,直接干掉父皇、母后和弟弟,登基不就好了吗?
我不是唐太宗,学不来他的铁血手腕,亦做不到“成大事者,至亲亦可杀”的气魄。
我的父皇明知道我我是他的儿子,还对我那般宠爱,虽说是爱屋及乌,可得的实惠的却是我。
我的母后长居深宫,弟弟只有十岁,我怎能对至亲之人下此杀手!
所以,“崇尚江湖”的我打算去闯荡江湖了。
从母后的口中,我知道了自己的亲生父亲是谁,所以离开朝廷管辖的地界之后,我有意无意的打听宫门的消息。
皇天不负苦心人,我打探好消息之后,以一种骄傲自满,人傻钱多的形象出现在人前了,索性我以前也这样,扮起来毫无压力。
……
顺利进入宫门之后,本来想看看我的生父是啥样?没想到,整个宫门从人到建筑一股子倭风,作为从小受过大堂教育的我,自然是接受不了。
还没等我想出可行的办法,就听人说我那生父遇刺了。
这时候的我能咋办?
只能把母后给我的救命丹药先给那人服下了。
人是救活了,我却挨了一顿的打,差点儿性命不保,不愧是倭里倭起的地方长出来的倭里倭气的人。
趁此机会,我可以否认我说过的话,毕竟我的身世可是皇嗣,凭着区区江湖门派还是查不到的。
终于,朝廷清剿了宫门,不知道母后为什么让宫门彻底消失,但母后说让做的一定是有道理的。
15岁,跟母后的那次谈话,我才知道了整个大唐真正做主的人,竟然是我的母后,她并不是什么需要依附于人菟丝花……
所以朝廷对外宣称是:由于徵宫、角宫的两位公子对大唐端王的照顾,端王才拼命在帝后面前保下了宫门,让宫门子弟继续居于旧尘山谷之中。
加深这事儿有可信程度,旧尘山谷外的地方就成了我的封地。
无锋和其他的江湖门派都被清剿了,只剩下宫门在一个山谷里,偏安一隅,九州真真正正的掌握在了朝廷的手中。
弟弟继位之后,对我这个同母异父的兄长很是优待。
我这一生没经历过什么大风大浪,有没有那种铁血手腕,能过这样的一生,我已经很知足了。
年少时不知事,后来才知道,一饮一啄皆有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