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清玄起身告辞,为防隔墙有耳,墨轻安与南宫瑾染换了个雅室相对而坐。
墨轻安瑾染,你是否有疑虑?
南宫瑾染(襄王)你觉得楚清玄可信?
墨轻安可信。
南宫瑾染(襄王)那你回答我两个问题。
墨轻安请说。
南宫瑾染(襄王)其一,他既已认出我是亲王,又要我立下凭证,怎知他不是在确认我的身份,从而将我们一网打尽?
墨轻安因为慕容轩并不值得他效忠,而你同样是王爷,同样有能力实现他的所求。
南宫瑾染(襄王)但,他亦可能因为畏惧而出卖我们,讨好慕容轩。
墨轻安我认为他不会,因为我没有实据,但你认为他会出卖我们也只是猜测。
南宫瑾染(襄王)好,其二,他说的那个密室怎知不是个陷阱?
墨轻安绝对不是,我刚才着重问他,慕容轩是何时启用那个密室的,与我推算的时间相吻合,他在一年前启用那个密室,而那个时候,我和叶阳都还不在这里,他没有敌人,更无必要从一年前就给我们下套。
南宫瑾染(襄王)这个算你有理,那我们不能再拖了,慕容轩出战的事我已经得到确切消息了,如他所说。
南宫瑾染(襄王)午后与楚清玄商议详细计划,明夜行动。
墨轻安好,现在还有些时辰,我想与叶阳去买些姑娘私用之物。
南宫瑾染(襄王)可要我陪你去?
墨轻安不用不用,都说是姑娘私用了。
南宫瑾染(襄王)怕什么,那叶阳就能陪你去?
墨轻安嘿嘿,我没当他是人……
南宫瑾染(襄王)好吧,那你当心,早些回来。
墨轻安(我得和叶阳一起去武器铺子,包下整个铺子,需要一千两。)
墨轻安瑾染,你身上可有带银两?
南宫瑾染(襄王)你需要多少?
墨轻安一千两。
南宫瑾染(襄王)这是一千两银票,你拿去用吧。
墨轻安多谢啦,等我有了银子便还你。
南宫瑾染(襄王)不必,那么见外做什么,路上当心。
墨轻安嗯,午后我会准时回到这。
墨轻安喊上叶阳一起来到了武器铺子。
墨轻安午后还要回到黄记茶楼,我们速战速决。
叶阳没事,如果来不及,你先去,我留在这里便可,免得襄王起疑。
墨轻安你能行吗?
叶阳不太行,但是蜈蚣梯并不需多么精细,你赶快将谜踪盒做出来。
两个时辰后。
墨轻安顺利做成了迷踪盒。
叶阳何时行动?
墨轻安明日夜里。
叶阳收回手扎的时候不要让他看见。
墨轻安明白。
叶阳留下来继续打造蜈蚣梯。
第十一日,晚。
如盘的月亮躲进了云层中,边境城门前平地一片灰蒙蒙的。
风沙吹起,犹如千军万马在奔驰前行。
边境城的城门悄然打开。
对楚国的叫骂,数日置之不理后,慕容轩派出如蝇飞甲奇袭楚国军营。
自城门口蜂拥而出众多飞甲,他们带着油脂和火种飞往楚国驻扎营地。
守夜的士兵在高台上发现了异状,立刻擂鼓,全军戒备。
瞬间,营地炸开了一朵朵金色的火花,熊熊燃烧起来。
本已歇下的楚国将士们即刻训练有素的集合备战。
营内一度混乱,南宫无夜以其充分的作战经验和迅速的应变指挥抵御。
他下令十数个小队士兵用沙土灭火,其他士兵撑起早已准备好的防火伞阻挡火袭。
空中射手在火浣布伞的掩护下列队射击。
箭头下的油脂遇火即燃,在空中划出一道道金色的弧线,射向飞甲。
瞬间夜空也映出了一朵朵金色的火花,而后如流星般坠落。
这场奇袭从发动到结束,整整持续了半个时辰,直到所有飞甲坠落。
营地中满地都是残火,仿佛将漫天的星斗倒了过来。
南宫无夜的脸庞在火光映衬之下英武刚毅。
南宫无夜拿弓来!
只见三名士兵抬着一把巨大的弓急急而来。
那弓名曰“射日” 通体乌黑,那弦粗如手指,触之发出震耳之音。
三人抬的弓,南宫无夜却单手拿起,臂力惊人。
三人递上弓后退下,南宫无夜身旁护卫和徐克待命。
徐克身为军师,平日里会参与军务起草文书,出入大将军营帐。
南宫无夜立在土坡上,试了试弓。
南宫无夜徐克,速速写一封信,绑到我的箭上拿来。
徐克是,信的内容还请大将军示下。
南宫无夜告知慕容轩,他的如蝇飞甲已全军覆没,让他有种正面与我们一较高下,气气他。
徐克是。
徐克回到营帐,铺开纸,提笔沾了沾墨水。
心中沉思……
徐克太妃娘娘要我除了御王,以我对他的了解来看,他性情耿直磊落,不存害人之心,之前我对他的试探挑拨,但他却十分谨慎,毫不声张的将信函烧了。
徐克我若直接在信中做手脚,他必然会一眼看穿,到时反将自己坑了。
徐克取来为射日弓特制的巨箭……顿时心生一计。
军中所有来往书涵都有备录,以便查阅。
他思索了一番,按照南宫无夜的授意写了一封书函,又原文誊录了一份,留作备录。
其间其他负责文书的官员亦在场,共同完成。
徐克将书涵呈给南宫无夜。
徐克请大将军过目。
南宫无夜接过信和箭,看了一眼,亲手将信绑在箭杆上。
他翻身上马,策马跑向边境城,待进入射程。
他拉开弓,手臂青筋暴起,浑身蕴藏着惊雷般的气势。
他大吼一声,箭破空而出。
月亮透出云层,箭仿佛披着银光,蹭一声,竟射入了边境城楼的木柱
城楼上的士兵忽见箭射在自己的头顶,吓得魂不附体。
他看了看城下的战场空无一人,而这枚巨大的箭竟能从黑夜中飞驰而来。
见箭上绑有一封信,他不敢耽搁,上前拔箭,那箭竟不动分毫。
他喊来人帮忙,两人合力也拔不出箭,那士兵不敢随意拆信,只得小心的将箭砍下来。
箭连同着信函一同被取了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