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最急迫的事,第四位受害人已经失踪一个月了,而且这个月也只剩两天了。”
“将小齐文韬的推测与峻纬的分析结合,如果第四位受害者是他的目标,那他已经凶多吉少。如果他不是,那第五位受害者很快就会出现,就在这几天。”
“同志们,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
.
下午六点半。
.
“大家看一下。”
活动着持续敲键盘的手腕,唐九洲将自己的笔记本界面投屏。他以几位受害人被发现的地点,以及他们的家庭和单位地址为基础,代入多种模型,测算出几个可能的地点。
“其中最符合条件的,大学城。而且我发现了一点消息,大家一定感兴趣。”
“那么墨迹呢,别卖关子,直接说。”
知道这话说出来一定会被周峻纬怼,但实在是不铺垫一下浑身不舒服,唐九洲打了个OK的手势,切到自己的程序界面。
“我们第一位受害者是这里的优秀毕业生,第二位受害者前段时间刚刚带队来做过宣讲,第三位受害者在美院办过两场大型讲座,小齐哥提到的疑似失踪的这第四位,很巧,是其中一所学校的心理系外聘老师。”
有些事太过巧合,就不是巧合了。
“之前怎么没注意到呢……”
“很正常,在测算里这个弧度都很大,放到现实生活里可能都算不上重合了。”
大家几乎都在看屏幕上滚动着的名单,那是唐九洲在范围内筛出的所有年龄在三十岁左右,且名下有车辆的男性职工的基本信息。
“这么多人啊。”
“真是人均一辆车……”
“是的,然后我们再把最近没有加油记录的,和车型奇特的筛掉。”
“虽然范围缩小了,但还是大海捞针啊。”
“不,我有一个新的想法。”
很大胆,但周峻纬脑海中突然萌生一个跳脱出常规思维的想法。
“说说看。”
“我们一直以来都是在找凶手,但如果我们找他的目标呢?”
“你是说……我们尝试分析几个受害者的共同点?”
“对,年龄在27-31岁之间,身高在183-185之间,未婚,长相和身材中等偏上,工作稳定,近期个人生活上有一些变动,可能是有结婚计划,或者是工作调动要离开这座城市之类的……”
“这样会简单吗?”
“可以试试,范围应该会更小一些。”
.
下午七点半。
.
警局有自己的数据库,又紧急联系相关部门调取了一部分档案,再加上从几所高校获取的人事安排,A4纸叠起厚厚一摞。
大家已经分散开,或是跟着民警去大学城了解情况,或是回到办公室再次梳理之前的案件报告。简单翻了翻,涉及的人员数量还是很可观,留守的唐九洲只得先将信息初步分好类,等第二天早上再进一步整理。
“峻纬,你们还回来吗?”
“不回了,我这边问询结束就回家了。”
“好,那明早碰面再细说。”
“好的,你路上注意安全。”
周末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