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幅画整体的风格就是简约。
远方有一轮明月,半弯着,给人以素雅宁静之感。
在月亮之下,有一片大海,远方有几块礁石,海浪拍打过去激起了几片浪花,很安宁也很美。
……
俞榷看着这幅画,一时间感到无限的惆怅及复杂。
这跟三年前的那个场景好像……
俞榷忽然有些喘不上气来。
他看这幅画看了一整个课间。
时笙在一旁默默停留了十分钟。
时笙从小就是由在他心底最温柔的母亲带大的,所以在某些时候时笙的心思还是很细腻的。
他直觉这幅画可能戳到俞榷心底的某一块了。
直至上课铃响起,他拉了一下俞榷,说:“上课了。”
俞榷回过神来,点了下头。
把画还给了时笙,但他的却依旧看着那幅画,不愿挪开眼睛。
时笙回到座位后,想了想说:“我可以把这幅画送给你,如果你想要的话……”
俞榷闻言,看向了时笙。
他开口有些不确定的问道:“真的吗?”
时笙拿出数学书,不甚在意的点了点头。
“但得等我上完颜色后再给你。”
……
说完这句话后,时笙在接下来的几天就明白了什么叫做后悔。
时笙在校道上走着的时候,俞榷不知从哪儿冒出来,对他说:“你颜色上好了吗?”
时笙摘下耳机,看了他一眼说:“没有。”
在时笙去食堂的路上,俞榷在后面追赶着,边跑边问:“你打算什么时候上颜色?”
时笙有些不耐烦:“不知道。”
在时笙回家的路上俞榷在后面默默的跟着。
他不知想些什么,突然来了句:“你打算上什么颜色?”
时笙加快脚步,头也不回的说:“不知道。”
俞榷这个样子实在太像跟踪狂了。
……
到后面的几天俞榷也慢慢的消停了。
因为俞榷发现时笙真的挺忙的。
而且有时候甚至会没有时间吃晚饭。
没到这时想要讨好俞榷就会问时笙,要不要帮他带一些吃的。
时笙的反应也很微妙,他会先看一眼时间,然后再沉默一会儿。
这是在计算时间?
他问时笙:“你要干嘛去,饭都来不及吃?”
时笙不走心的回道:“要回家练琴……”
……
虽然有时候他会同意,但大部分时候他还是拒绝的。
“不用了,时间来不及,在教室里吃东西不太好。”
那个时候俞榷很想提醒一下时笙,没关系的,老师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他最终没有这么说。
因为他发现时笙有他自己的坚持。
……
除此之外他还发现时笙竟然是一个高级摸鱼选手。
他可以肯定的跟所有人说,一节课45分钟时笙要是能认真地听10分钟,那都是十分给这个老师面子了。
但是他总能给人一种感觉,他好像在认真听课。
最关键的是,他每一个问题都答的上来。
数学老师多次夸赞时笙:“大家多向时笙同学学习,他这个思路十分好!”
“人家不仅成绩比你们好,就连上课也比你们认真得多。你们那什么跟人家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