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凌志天早早的就天不亮赶上大巴车回北京继续学业。
他是北大生念生物的二年级。
江友心想破脑袋也不明白为什么当初他要选着生物,这个和什么来着挂钩,和医院沾点关系。
她不懂但尊重人家的选择和前程。
镇上的铺子也早就买了下来,大几千块就敲定下来了,装修也就近日就在着手准备了。
距离这村里也就几十公里。
凌妈妈的小儿子就在镇上上小学。
东吴小学。
也是当地最好的一所小学了。
教学质量虽然比不上省市的,但是老师们也上心负责。
这个年代的老师含金量比起后世春雨冒竹笋的烂大街的老师不一样。
不单单是一个证的事,更是一份教书育人的信念和责任。
江友心想了许久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狄爸狄妈。
狄为国惊讶:“你想在镇上买房子……”
“还是三进三出的小院子……”
“闺女,你手里的钱不够吧。”
方信慧暗地里白了一眼自家男人,“你知道还问出这话来,闺女明摆着已经算好了。”
江友心开心的挥舞起小拳:“窝想让爸出面,给凌妈办个贷款买房的……路子....”
江友心也没办法,铺子说买就买,装修也不能省一点儿的钱。
但是,那铺子才五十多平方面积,未来要是摆上菜还有其他的东西买的话,就不够用了。
更别提住人了。
后面随然还有一间房,但是面积二十多平,只能当个小仓库用用,真要走水电改电路水路起来麻烦的还在后面。
狄卫国一听闺女的话,就多了几分赏识的意味。
“不错啊,没少跟着爷奶看新闻吧,还知道银行可以贷钱出来啊。”
“这事儿我走一趟问问。”
方信慧也无奈的敲了一下她的头顶:“小孩子要有小孩子得样子,整日像摆着小大人的谱一点也不可爱了哎。”
一日日一天天临近,明天就是开学的日期。
江友心少见的开始焦虑了起来。
“新同学……新的老师……”
“一切都不一样了。”
不会遇上那俩姐妹,虽然时间久远,但是她还记着被俩姐妹关在学校的旱厕里。
要不是上课铃响了,她都出不来。
现在想想,当时的自己有个老师爷爷也是个弊端啊。
一言不合就告状。
但是后来,不知道因为什么和那俩姐妹关系也好了一些,但是刚好就被送到了婶娘那边去了。
这一次,怕是也遇不上,时间不一样,家庭也不同了。
缇家那边的幼儿园和小学是一起的,现在江友心上的是镇上的幼儿园,花家小院幼稚园。
自然也不会遇上上一辈的所有的人或事。
次日一早,江友心在自家狄妈的照料下穿衣服,扎辫子,漱口刷牙以及洗脸擦香香。
被抱着下了楼,桌上的热牛奶以及各种早点也十分丰富。
豆干,油条,豆腐花,凉拌荠菜。
甚至还有凉拌的面儿。
还有辣的鸡脚和鸭腿儿。
江友心喝着牛奶,选了桌上刚端上来的肉包子和素包子。
“好次。”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食物纯天然无添加,味道鲜美又好吃。
后世的情况也让人痛心。
不是科技和狠活就是预制菜!
社会风气败坏,甚至大环境也透着一股子戾气。
新闻里不是有人自杀就是跳楼,不是炒股就是各种的金融泡沫带来的危机。
种花家也在后世被罢了一道,一场病毒传播把全国上下都搞得很萧条。
江友心思绪越漂越远。
随着车轰轰一响,窗外的风景便是一望无际的金灿灿得田地。
风中似乎传来了小麦的清香气。
让人心绪安稳,实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