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澜寻着声音看去,见到是一个七八岁左右的红衣小少爷,她在心里唾弃自己,连背诗都没有人家小孩子作诗快。
那个小少爷念完诗句,居然转头向着姜云澜这边看来,还对她勾唇笑了笑。
姜云澜一愣,心说他对我笑什么?他俩又不认识?
不过这个小公子长得是真好,雪肤墨发,长相秀美,长大了必定是个妖孽。
台下的观众听到念诗的是个小男孩开始有些惊讶,不过随后就想到那很可能是别人告诉小男孩,再由小男孩说出来的,又不在意了。
倒数第二道题,奖品是姜景睿看重的龙形灯笼,要求是以今夜之景作出一篇辞赋。
这个对姜云澜来说,比作诗更难。
她不由再次看向那个红衣小公子,见他双手背在身后,面上露出沉思之色,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姜云澜挑了挑眉,难道刚才那首诗真是这小孩自己所作?
过了一会儿之后,那小男孩抬起头来,看着台上的管事朗声念出了一篇辞赋。
暂且不说那片辞赋内容怎么样,就凭那小孩能在这么短时间内就想出来,就让姜云澜佩服。
第二名的奖励再次被那小公子拿下。
姜梨和姜景睿眼巴巴地看着,羡慕的不得了。
现在灯架上只剩下一盏灯,那是一盏美丽的宫灯,上面用绚丽的颜料画着天上宫阙,飞天仙瑶,宫灯底座还悬挂了一圈的流苏飘带,看着甚是华丽。
以姜云澜的喜好来说,她觉得这盏宫灯无疑是最美的,不过姜景睿和姜梨都是小孩子心性,更喜欢花草动物的花灯。
管事的揭开最后一道红布,笑着说道:
“这道题是明义堂的先生想出来的难题,他说就连明义堂的先生们都有很多答不出来,就看各位有没有这个本事解答出来了。”
姜云澜看着上面的题目,有一瞬间的傻眼。
只见那块木板上面写着:
“有物不知其数,
三三数之剩二,
五五数之剩三,
七七数之剩二。
问物几何?”
这居然是一道数学题!
姜云澜一喜,这不是巧了吗这不是?
这题她会啊。
台下的人看清题目后都有些怔愣,诗词歌赋几乎是所有读书人的基本能力,但算学却是冷门的学问,擅长这个的人不多,更别说还是明义堂的先生想出的难题。
红衣小公子也蹙起了一对墨黑的长眉,隽秀的面容凝重地看着那道算学题。
姜云澜正要说出答案,又猛地顿住,好不容易季淑然打消了杀她的意图,她不能出风头。
她目光一转,看到那个红衣小公子皱着眉头很烦恼的样子,他身边的小厮和他说了什么,那个小公子摇了摇头,盯着那盏宫灯一脸执拗。
姜云澜想了想,突然朝那边走了过去。
“大娘子。”丫鬟红豆喊了一声。
姜云澜对她摆了摆手,示意她在原地等着。
萧蘅正在心中算着那道算术的答案,突然听到身边传来一个软糯的声音:
“那个答案我知道哦,我可以把它告诉你。”
萧蘅转头,就看到之前那个有趣的小丫头正站在自己旁边,脸上被面纱遮盖着,只露出一双弯弯的月牙眼。
萧蘅脸上闪过饶有兴趣的神色,他笑问:“小妹妹,你既然知道答案,为什么不自己说出来呢?”
(题目来自《孙子算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