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92年6月,懿文太子朱标大殓,葬于明孝陵东
一众藩王为太子扶完陵后,都回了各自的王府。而朱棣在燕王府中接见了一名神秘客人。
那人身着飞鱼服,手持绣春刀。放眼大明朝,想必无人不识这身装束。令人闻风丧胆的锦衣卫,在整个朝廷如鬼魅般存在,他们让一切存在的阴谋与不臣之心无所遁形。此刻站在朱棣面前的正是锦衣卫十四所千户之一的纪纲。
朱棣神色肃然,听着纪纲给他回话:“殿下,高甫明近日与东宫过从甚密。”当朱棣听到东宫二字,如同在迷途里拾得了一盏明灯,不光点亮了前路,过往的疑团也尽数有了答案。
东宫失去了顶梁柱,六神无主。他们在这种时候要做的无非就是两件事情,一是排除异己,一是强大自身。强大自身尚需时日,可排除异己刻不容缓。
如今所有年长的藩王中,秦王鲁钝,晋王暴虐,注定了他们与储君之位无缘。只有他朱棣贤,能,仁,得兼备。该有的老道果决也一样不少,年幼单纯的允文,除了比他多出一条嫡出东宫的血脉,可谓不具备任何的竞争优势。如此一来,这高甫明与燕王府作对,无非就是要将他铲除,为东宫扫除障碍。
朱棣目光深邃,心中已然有了答案。只问了一句:“是允文?”“在太子丧仪期间,高甫明有几次密会吕侧妃,暂未和皇长孙有直接往来。”纪纲回道。
这就有意思了,吕侧妃是是允文的生母,母子两个是命运共同体,这是毫无疑问的。作为母亲为儿子的前程筹谋打算这也是人之常情,可这手段也未免下作。
此刻朱棣心中又作出了一个假设:允文毕竟还小,这些日以来也沉浸在丧父的悲怯中,他未必有那份心思。有很大的可能,这整件事是吕侧妃个人的手笔。
纪纲见朱棣久久沉思,请示道:“殿下,如今高甫明受皇命出宫任职。锦衣卫行事便易,是否需要。。。”“不,再等等。”不等纪纲说完,朱棣就打断了他,上次高甫明手下的人闯入燕王府要找他晦气,还伤了楚楚。这仇怨已在朱棣的心里结下,他要杀高甫明是必然的事。
他也知锦衣卫的手段,解决掉一个高甫明不在话下。可是既然已经牵扯了东宫,那索性就把这条已知的线索留着,看是否还有更大的阴谋。比起高甫明死不死,他更担心燕王府陷入某种他浑然不知的危险里。
送走了纪刚,朱棣便回到了人居玉宇。楚楚正伏在案前认真地看着书。没有留意到朱棣的到来,朱棣轻轻地走到她身前,从身后箍住她,用脸轻轻地蹭着她的脸。
这猝不及防地亲密接触,让楚楚脸上骤然间发烧。试图挣脱这个怀抱,或者推开,通通无果。非但如此男人还变本加厉,男人滚烫地嘴唇有些粗鲁地落在她脸上。楚楚无奈嗔道:“别闹了,看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