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阶被囚的消息传出后,看似平静的朝堂之下实则暗潮汹涌。谢危从囚牢走出,阳光洒落在他的肩头,可他的眼神却依旧凝重,心中还在回味着沈阶交代的真相,那隐藏在权力背后的黑暗,如阴霾般笼罩着他。
朝堂之上,大臣们表面上不动声色,可私下里却各自打着算盘。一日早朝,当谢危踏入朝堂,敏锐地察觉到了空气中弥漫的异样气息。平日里与沈阶有过交集的几位大臣,眼神闪躲,不敢与他对视。礼部侍郎赵景,手指不自觉地在袖中摩挲,眼神飘忽不定,时而偷瞄坐在龙椅上的陛下,时而又望向谢危,那紧张的神态仿佛在掩饰着什么。
退朝后,谢危独自一人走在宫道上,思索着接下来的局势。“这朝堂怕是要再起波澜了。”他低声自语,眉头紧锁,眼神中透露出忧虑。正想着,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他回头一看,是御史中丞李明远。李明远快步走到他身边,神色焦急,小声说道:“谢大人,您可察觉到,最近朝中有些势力蠢蠢欲动,似乎在谋划着什么。”谢危微微点头,沉声道:“我已知晓,这些人怕是想趁着沈阶倒台,从中谋取私利。”
与此同时,在一处隐蔽的府邸中,几位大臣正秘密商议着。吏部尚书钱丰一脸阴沉,手中的茶杯重重地放在桌上,发出“砰”的一声闷响:“沈阶这一倒,我们的计划可不能就这么泡汤了。”户部侍郎孙德小心翼翼地看了看四周,压低声音说:“那我们该如何是好?如今谢危手握大权,我们行事可得小心。”钱丰冷笑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怕什么?他谢危再厉害,也不可能事事都能防得住。我们只要找准时机,将那些对我们有利的证据呈给陛下,到时候,陛下定会重用我们。”
而在皇宫的御书房内,陛下也在与心腹谋士商讨着对策。陛下坐在龙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神色凝重:“沈阶虽已伏法,但他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如今朝堂上暗流涌动,若不及时处理,怕是会影响社稷安稳。”谋士林渊微微欠身,恭敬地说:“陛下所言极是。臣以为,当务之急是要密切关注朝中大臣的动向,尤其是那些与沈阶有过关联的人。同时,也要安抚好朝中的忠良之士,让他们安心为陛下效力。”陛下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好,此事就交由你去办,务必小心行事。”
谢危回到府邸后,坐在书房中,陷入了沉思。他深知,这场权力的争斗远未结束。他想起了那些因平南王谋反案而蒙冤死去的人,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责任感。“我一定要为他们讨回公道,绝不能让这些阴谋家得逞。”他握紧拳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
几日后,谢危收到了一封匿名信。他打开信件,脸色瞬间变得阴沉。信中详细地揭露了几位大臣企图勾结外敌、谋取私利的计划。他心中暗自思忖:“看来,这些人已经按捺不住了。”他立刻起身,前往皇宫,将信件呈递给陛下。陛下看完信件后,龙颜大怒,拍案而起:“这些逆臣,竟敢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
谢危见状,上前一步,拱手道:“陛下息怒。如今证据确凿,正是将这些人一网打尽的好时机。臣愿为陛下分忧,彻查此事。”陛下看着谢危,眼中满是信任:“好,此事就全权交给你去办。务必将这些乱臣贼子绳之以法,还我朝堂一片清明。”
谢危领命后,迅速展开调查。他带领着自己的心腹,四处搜集证据,与那些心怀不轨的大臣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在这个过程中,他遭遇了多次暗杀和阻挠,但他始终没有退缩,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一步步揭开了这些人的阴谋。
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真相浮出水面。朝堂之上,一场新的风暴即将来临,而谢危,将再次站在这场风暴的中心,为了正义,为了那些无辜死去的人,与黑暗势力展开一场殊死搏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