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张氏并没有说明要抄多少,但每天都会派人过来取,林清宜断不敢糊弄了事。门口有家丁守着,饭菜都是侍女送进来的,连房门都不得踏出一步,刚刚穿越的兴奋在四四方方的闺房里慢慢消耗殆尽,她只有闲时坐在窗畔,看着小鸟飞过飞回,才感觉得到外面的半点春意和万物生机。
“姑娘,宫里派人来了,夫人叫姑娘出去接旨。”母亲身边的大丫鬟安儿走进了屋子,指使着小丫鬟将林清宜梳洗打扮,外面,张氏早已把过来传旨的几位公公请进了屋内喝茶,焚香烧案,又去派人去通知府内上下,再让人给国公爷递信。
屋内丫鬟比林清宜还着急,又是更衣,又是打扮的,一番折腾下来,林清宜只觉得烦躁。也不知电视剧里,那些女主猛然接到圣旨之前,怎么没有这番操作。
扶着小丫鬟的手,先出了小院落的门,林清宜就住在张氏的院里,倒是只用绕过大插屏,走过穿堂,再绕过一旁的垂花门,便道了前院,内宅里服饰的一众人只跟着两三个,余下的路,由着前院的人领着去。一路上,她小心翼翼打量着周围的景致装饰,只感叹这国公府内的雕梁画栋,花鸟树木,比后世那些公园都不知道繁荣了几许,却也装横雅致,显得端庄大气,初看像似清流书香门第,仔细打量,才发现处处透着世家富贵。
“母亲淑安。”到了正厅,林清宜见母亲虽没有按一品诰命夫人的朝服,却也是着了圆领红衣的全套吉服,还配了金银髻头面,便也收敛了几分好奇,低眉躬身行礼后,垂手站在张氏后面,看着自己的脚尖。
人都到齐后,公公才宣了圣上下的手谕。原是顺国公终日乾乾,夕惕若厉,劳苦功高,圣上感念其世代为国效力,推恩及子,封嫡长子林靖持为世子,嫡长女林氏特封为温成县主。
公公把手谕递给了张氏,有高高兴兴领了荷包,由丫鬟婆子一路送着出了国公府。
按理说长子成了世子,女儿也恩封县主,算上是双喜临门的好事,可张氏却怎也高兴不起来,勉强笑着接了旨,打开一看,见加盖着皇帝的私印,心才安定了下来,叫众人散了去,只留下自己的一儿一女和心腹在身旁。
“靖持,你如今在国子监,可不要亲近哪位殿下,只管专心读书,日后袭爵为官,延续林家的百年辉煌便好,”张氏揉着脑袋,想不明白陛下这道手谕的意思,但好歹自己儿子日后定是要袭爵的,提前封了世子也不算什么事情,只是自己女儿,好端端突然被封了县主,宗室里面都好几位已经出嫁了的亲王之女没有被册封呢。
本朝宗室亲王之女,没有学前朝诰封郡主,而是仅封为县主,而功臣之家的女儿,偶尔也会承恩封为县主,不过这类一般都是父兄早亡,家境衰落,一来可以显得朝廷厚待功臣,二来,也可以下嫁新贵,帮着皇家拉拢近臣了。
张氏突然想到了什么,看了清宜一眼,猛然发现如今算她在内的三位夫人都已是徐娘半老,估计不会再有子嗣了,那么清宜……不仅是国公府唯一的嫡女,也是林家这代唯一的嫡女了,只有她,能嫁给皇室。
“清宜,明日我便替你请个嬷嬷,学习下宫里的规矩。”太子和清宜相差十岁,尚未成亲,虽然不太可能再拖了,但谁知道,陛下会不会先封一个出身不高的太子妃,再让其暴毙。
“诺。”林清宜点头答应了下来,她大概也能猜到,自己日后,估计是做个后宫吉祥物。
“母亲,如今太子年长,不日便会迎娶太子妃,妹妹日后便是做了续弦,也不过是个妾室而已,”林靖持看穿了张氏的想法,皱着眉提醒道,他如今对朝廷局势已经有了一定的敏感度,“况且 ,妹妹嫁给太子,若是生不出来嫡子,林家会有怨怼,但若是生出来嫡子,朝局则会不稳。”
“你胡说些什么,”张氏下意识反驳了一句,转而也反应了过来,外戚专政是本朝的忌讳,宗室那边,不会让皇后的母家过于强大,“那这个口谕,总不至于陛下想把你妹妹接近宫里当女儿养吧,本朝只有昔日陈家没有倒台的时候,出过一个顺阳县主养在宫里。”
这句话说完,原本一直低眉顺眼的林清宜抬起了头,眼里写满了惊讶和不敢相信,头上插着的小步摇摇晃了好几下,一旁的林靖持,面色一如既往的冷静,但轻抿着的嘴唇,暴露出了他内心的紧张。
“不,不会,陈家那是自己有了不轨之心才倒台的。”张氏拿起茶杯,颤抖着喝了一口,强行平复了心绪,安抚两个孩子,让人先把他们带回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