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那以后,小姑娘找尽各种理由,缠着少年。
在外人看来,高贵的千金,不顾礼教,痴缠才子,而小姑娘也真的是爱的疯狂。
知道少年的生活喜好,不过自己的身份,亲手做羹汤;看到少年感兴趣的字画书籍,即使自己不喜欢,也要陪着他一起看完,无论什么天气,雷打不动的每日报到,甚至为了爱他,善待他家里的每一个人,无论是谁有什么需要,只要找到小女孩,她必替他们办的妥帖周全。
而相对于小女孩大胆的偏爱,少年表现的极其克制。虽然在女孩“强势”的攻势下,他答应了这门看似无奈的婚事。
可只有对他了解颇深的母亲,才明白,自己的儿子对女孩那是珍视的紧,爱护的紧。他总在无人的时候,自顾自的傻笑,也常常拿着女孩送的礼物发呆,甚至明明女孩做的东西难以下咽,可一向讲究的儿子竟然全部吃完。如果不爱,那又是什么。可为何儿子要如此隐忍?原来她怎么想都不明白,直到有次少年和友人一起去看名家字画展,高兴多饮了一口,埋藏在心底的话,才不小心的说了出来。原来儿子一直觉得自己不配小女孩,想想也是,对方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当朝宰相独女,不说身份,就是自身都是出类拔萃,模样更是没得说。而自己现在只是一介书生,谈何娶她?只有更加努力,期望早日入朝,拉近彼此的距离。
作为母亲,她心疼儿子的想法。毕竟两家关系好不在意是一回事,而世俗的眼光又是另一回事。这压力也是不得不存在,不得不化解的。她只能不断地宽慰儿子,多方面的支持,期望儿子早日如愿,放下心结,开怀去爱。
谁承想,还没等到科举的日子,家族就被公公的事连累,举家破碎。昔日矜贵的才子,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还要为了生计疲于奔波。
少年试过冷脸相对,闭门不见,甚至于主动退婚。可不是被女孩不在意的温柔神情所软化,就是被女孩坚持不懈的等待而妥协。甚至于听到少年要退婚的消息,冲动的与自己的父亲发生争执,只为了保留那一纸婚书,那也是一向孝顺听话的女孩,第一次忤逆自己的父亲,到最后竟然闹到了以死明志,非君不嫁的地步。不过还好,最后真相大白,不过是双方家长,为了测试孩子们之间心性是否坚定所设的局。少年看着女孩苍白的脸色躺在床上,再脖颈间还包扎着白绫留下的伤痕,再回头看着依旧慈祥的宰相。这种情况下,竟然还能不为世俗,坚定的选择了他。他第一次流下了眼泪,重重的磕头保证,一定会好好准备科举,善待女孩。
老人把空间留给了这一对有情人,昏迷的女孩,还未清醒。少年第一次可以全心全意,无所顾忌的表达自己的真心。
司凤曦玄雁回,还好你没事,还好,你没事
一滴热泪,滴落在了女孩的手背上夹杂着哽咽的话语。少年双手紧紧的捧着女孩的手,轻轻的覆上一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