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书亦瞧这小外女,真是懂礼貌,舅母啊,看着你们两个就喜欢,这次回来可要长住,也叫我家这个皮猴子知道知道什么叫做知书达理。
后面的丫鬟婆子也在忙不迭的行礼,宋华钰看着面前的美貌女子,心里也很是喜欢,伸手去扯她衣角。
宋华钰舅母,舅母你好漂亮。
宋华钰才刚刚八岁,一双眼睛水灵灵,眨巴眨巴的看着蒋书亦,蒋书亦一把抱起她,搂在怀里亲热。
蒋书亦我的小心肝儿,你怎么这么会说话,不像我这个傻儿子,只知道气我。
徐庆文无奈的耸了耸肩膀,站在宋华年身边,声音低低的问。
徐庆文妹妹今年多大了?可曾读过书?喜欢什么吃的玩的?
宋华年我今年十五岁了,上了四年学堂,如今在读四书了。
宋华年喜欢吃玉蓉糕,哥哥今年多大了?
徐庆文我今年十六了,胡乱读过些书罢了。
宋华年微微一笑,徐庆文说自己胡乱读过些书,也就是随便一说,她也就随便一听,自然不能把人家的谦虚之言用来嘲笑别人。
蒋书亦你们在这儿玩,钰儿,要和我一起去见你的娘亲还是和哥哥姐姐一起玩儿啊?
宋华钰我喜欢舅母,可是,我也喜欢哥哥姐姐,我想去和哥哥姐姐一起玩儿,晚点儿再找舅母。
蒋书亦你这小丫头嘴真甜啊!快去吧,慢着点。
蒋书亦小心翼翼把宋华钰放下,又给一个婆子使眼色,婆子拿出来一个布包。
蒋书亦这是五十两银子,你们拿着,出去想玩什么,想买什么,只管买去,没钱了,只管找你们哥哥要去,他可藏了不少呢!
徐庆文母亲又打趣我了!
蒋书亦快去,要是小气,我可要敲你脑袋了!
徐庆文知道了。
徐庆文抱起宋华钰,三人在丫鬟小厮的服侍下,浩浩荡荡十几人一起出去了。
徐庆文这里是禹州最大的糕点铺子,妹妹们有喜欢的直接拿就是。
宋华钰被琳琅满目的糕点吸引了,很快就拉着银枝去挑选了,宋华年其实不是很喜欢吃糕点,也是女孩子到了在意自己身材的年纪了,她只是坐在一旁的椅子上,慢慢喝着茶水。
徐庆文妹妹看着这个喜不喜欢?
徐庆文端着糕点来到宋华年身边,宋华年吓了一跳,脸色微红。
宋华年劳烦哥哥了,我不是很喜欢糕点,玉蓉糕是我们那边独有的,这里怕是没有了。
徐庆文看着宋华年骤然变红的脸颊听着柔和的嗓音,忽然笑了起来。
徐庆文那妹妹可喜欢首饰衣服?
徐庆文这街上店铺很多,总有妹妹喜欢的,妹妹可以尽管挑选。
宋华年不用了,许是路上走累了,现在没什么精神,哥哥陪着华钰吧。
徐庆文小妹妹被丫鬟仆人们陪着不会有事的,妹妹喝的什么茶?
徐庆文和徐家其他孙子不一样,其他孙子要么能文,要么能武,徐庆文确在几个兄弟之间混了个中等,虽然比其他学子文采好一些,可是高中却谈不上。
他倒是颇有经商头脑,所以家里把他留着,让他接触家里的生意,他也上手快,于是就决定让他留守家里经商了。
宋华年想是龙井吧,银枝给我泡的。
徐庆文我尝尝。
宋华年刚准备忍银枝给他泡一杯,就看见徐庆文端起自己的茶杯就要喝,宋华年吓了一跳,一手打了过去。
宋华年哥哥小心,有虫子!
茶杯应声碎地,宋华年低着头看着地上的茶水,没留意徐庆文嘴角的调笑,他只是轻轻的问道。
徐庆文妹妹没事吧。
店家和跟出来来的婆子仆人都来了,徐庆文看着害羞的宋华年,她脸上或许还有几分恼怒吧。
徐庆文无事,不过是妹妹看见虫子飞过来,怕咬着我了,没什么大惊小怪的。
婆子还是拉着两人检查了一番,店家看见两位大佛都没事,就陪着笑下去了。
宋华年哥哥,你不该喝我的茶。
宋华年见人都走了,让银枝走远点,然后气呼呼的说。
徐庆文为什么不能喝?
徐庆文一脸委屈的看着宋华年,宋华年嘴里的礼义廉耻一下子说不出来了,但是心里更加愤怒了。
宋华年哥哥读过书,就应该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能随便做的。
徐庆文也不生气,他将手里的折扇握起,撑在下巴上,一脸无辜的看着宋华年。
徐庆文妹妹这是在说我不知廉耻?
宋华年没有没有,我只是在提醒你。
看着徐庆文似乎很伤心的样子,宋华年到有些后悔了,自己怎么就这么说他呢?都是亲戚,一口茶怎么了?准备道个歉,却突然发现不对劲。
自古以来,男女九岁不同席,他这样的行为已经是僭越男女大防,自己还真是被他那可怜样子给迷惑了,这件事情若是被外人看去了,知道的是自家亲戚,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是什么有家教的野孩子。
宋华年在提醒哥哥要注意男女大防,这毕竟是在外面,若是被外人看去了,对你对我都不好。
徐庆文既然如此,那就是哥哥错了,我去给妹妹买件礼物道歉。
徐庆文露出一副痛心疾首 知错就改的表情,钻进了对面的首饰铺子,下了最贵的一只金钗。
宋华年这礼物太贵重了,我不敢收。
徐庆文有什么不敢收的,就是要最好的才配得上你。
徐庆文你若是不收下,就是觉得这礼物不好,我再去买更贵的。
宋华年快别胡说了,不过是一只金钗,收下就收下了。
宋华年赶紧接了过去,生怕徐庆文真的去买更贵的。
宋华钰哥哥姐姐,拿好了!
徐庆文好,哥哥付钱!
徐庆文拉着宋华年,宋华年还没来得及抽回手就被徐庆文拉着去付钱了。
宋华年哥哥,还是我付钱吧,你已经破费了。
徐庆文我愿意,这也不叫破费。
徐庆文付完钱让婆子们带着宋华钰回去了,然后其他丫鬟跟着他们,徐庆文带着宋华年到了临风楼最顶楼。
宋华年这里好高,好漂亮啊,高处不胜寒,原来是这种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