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过境迁物是人非,此时的萧澈18岁,萧蕊14岁,萧洐退位以萧澈管理朝政。
萧洐命人重修静园,静园内殿,祁姝生前住所,陈设朴素无华。萧洐退位后住于此处。
靠墙一张乌木矮足短榻上铺着半旧的石青色软垫,摆着一对青缎靠背引枕。塌边设一桌,桌上摆着一个黄铜透雕小香炉,因祁姝素不喜浓香,便焚着松竹叶、百合草等,取其香味。一架荷花纹琉璃屏,屏前一对紫檀藤心圈椅。
榻上一条绣着牡丹的锦被,上面铺着白狐皮,一对青瓷花瓶里插着各色鲜艳的鲜花。
萧澈扶着萧蕊坐下,然后坐在她身旁。
他握住萧蕊纤细白皙的手,柔声说道"这些年,哥哥让你吃了不少苦吧?"
萧蕊摇摇头"不苦,我身子一直不好,哥哥命人为我修住处,正在莲湖处置了一座别院,哥哥,你真好......"萧蕊轻叹一声,眼眸中泛着水汽,声音哽咽道"若是母后还在世,该有多好,她肯定会为我感到幸福。"
"妹妹......"萧澈心疼的看着萧蕊,他不想提及祁姝。
“父皇这些年脾气暴躁,怕是因为母后那年过世的原故。”萧蕊道。
"嗯......"萧澈点了点头。
"哥哥,母后当年到底是怎么过世的?"
"母后是自尽,却是被人谋害。"萧澈咬牙切齿道,那双狭长的凤眸中满是嗜血的杀意。
“妹妹,还记得当年哥说过的话吗?登哥登基,定为母后报仇雪恨!如今,机会到了。”萧澈道。
萧澈的声音带着几分激昂,他的手紧紧的攥成拳头。
"哥哥,我听你的。"萧蕊说。
......
萧澈离开静园,回到太子府。
"参见太子殿下!"众多太监宫女齐齐行礼。
萧澈微微颔首。
一个太监上前道"太子殿下,老奴是皇上身边的小顺子,皇上派奴才过来,请殿下到养心殿。"
"知道了。"
养心殿内
萧洐穿着明黄色的龙袍,面容威严肃穆。
"参见父皇。"
"太子免礼。"萧洐挥了挥衣袖道。
"父皇叫儿臣前来,所谓何事?"萧澈问道。
"朕听说前段时间你一直在忙军营的事情,如今事情都安排妥当了?"萧琛开口问道。
萧澈闻言心中冷笑,面上露出几分疲惫的神态"安排妥了,只是父皇也应该知晓,军队中的将士大多都没有什么作战经验,父皇也知道,如今正是用兵之际,儿臣担忧将士的性命,不敢怠慢,每日忙碌不堪,只能勉强稳住军心,却还需要训练,还需要将士的指导,儿臣实在是力有未逮。"
萧洐沉默半响,目光犀利的看向萧澈"朕问你,你有何本事能够稳定军心?"
萧澈眸中掠过一抹寒芒,随即敛眉道"儿臣自能独当一面。"
"好!朕这几日只觉大限将至,朕常常梦见你母亲,朕的江山全在你兄妹二人手上了。″"
萧洐说完,从怀中掏出一个玉佩交给萧澈。
玉佩通体碧绿,上面镶嵌着一颗红玛瑙,正散发着莹润的亮光。
萧澈接过玉佩,看了看玉佩,又看了看萧琛。
"朕将这块玉佩送予你,若你能保证军中士卒平安,朕愿意把江山交给你。"萧洐说。
"谢父皇信任,儿臣一定不辜负父皇厚望!"萧澈道。
萧洐闻言,嘴角勾起一抹笑意,眸中却满是冰冷"你母亲的事情朕会帮你查,但是朕也只能做到这样了,你自己看着办。"
"多谢父皇。"萧澈说。
"朕累了,你先出去吧。"萧洐道,"朕希望你能早日继承朕的皇位,早日替父皇完成遗志。"
"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萧澈退出养心殿。
养心殿外,萧澈抬头看向天空。
明媚的阳光照射下来,他周身散发着夺目的金黄光晕。
萧澈伸出右手,看着掌心中的玉佩,唇角勾勒出一抹冷酷的笑意,眼睛里的杀意越发明显。
萧澈回到东宫。
东宫中,萧蕊正端坐在窗台上,手中拿着一柄桃木剑,正在练习舞剑。
"妹妹,剑法还没学好呢!"萧澈走近萧蕊道。
萧蕊放下剑,回眸看向萧澈"哥哥,你来了啊!"
萧蕊一袭淡粉的罗裙,头顶戴着一支精巧的赤金簪,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
萧澈将萧洐给他的玉佩摔碎,给萧蕊一半“妺妹,这玉佩我们一人一半,从此这京都的天下都是我们的了。”
萧蕊闻言一笑“我们兄妹二人联手,自当所向披靡。”
二人一脸阴险的相视一笑,眸中都闪过狠毒的光泽。
翌日清晨,朝堂之上,萧澈正襟危坐。
群臣跪地叩拜"恭迎太子殿下凯旋而归。"
"众爱卿免礼"萧澈抬手虚扶道。
"谢太子殿下!"
"诸位爱卿起身吧。"萧澈道。
众人站起身来,萧澈目光扫视了一遍,开口道"众爱卿都是我忠诚耿耿的肱骨之臣,我深以为憾!"
"殿下言重了,臣等愿为太子殿下效死!"群臣异口同声的答道。
萧澈闻言大笑,起身离开。
一年后,萧洐驾崩,萧澈登基称帝,萧蕊为长公主,辅佐朝政。改国号为北狄。
萧澈登基后便即刻出征,一举拿下东离国。东离国君昏庸,东离国的百姓们对萧澈感恩戴德,一致拥护萧澈成为新帝。
萧澈封萧蕊为辅国长公主,赐封邑三千里,掌管东离国。
萧澈出征大胜归来便是血洗朝政,整顿吏治,为祁姝报仇,将朝廷里的官员和大臣清理干净。
这只是个开始……
——全剧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