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花被小宋卿逗得直乐,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只是嘱咐着小宋卿。
“生活上你有啥不懂的就来找我,要是出去不放心就把小云放到我家来,看个小孩还不是什么难事。”
小宋卿一脸感激,这份恩情他不会忘的。
王春花做到这份上已经很足够了,她也有自己的日子要过。护得了宋卿一次两次、三次四次,总有护不到的时候。
能帮衬一点是一点吧。
后来那件事以后就没人欺负宋卿了。
欺负宋卿最狠的小孩不知道为什么一夜之间断了两条腿,没了领头人,自然而然的也就没人再找宋卿的闲事。
沈软软不知道以前的事,但王春花确实是拿宋卿和他妹妹当自己孩子疼的。
问了沈软软、沈软软也给她了肯定的答复,王春花心里多少踏实一点,也由衷的替宋卿高兴。
宋卿这小子啊,快熬出头咯!
沈软软动作麻利,脑子装的也快,账目核对对于她来说不是难事。
沈软软将核对好的账本细心捆到一起,尝试着掂了掂,很好,可以提的起来走得动。
然后向王春花那边摆摆手,甜甜的喊道,“春花婶子,我这边差不多啦,刚好还有点事我就先走啦!
您慢慢干,干不完等我明天来了和您一块干儿,可千万别累着。”
“能累着什么呀,我这就是天生的劳累命哈哈。妹子你快去忙吧,可别耽误了你的正事!”王春花抬头,也冲沈软软这边摆了摆手。
“好嘞,那我这就走啦!”
沈软软提着账本回到了自己住的地方,将账本妥善放好后取出了纸笔放在了桌子上。
她先在纸上写了个“三百”,紧接着写了个“缺”,然后停顿下来仔细思考着。
沈软软有个习惯,有什么重要的事她都喜欢先写下自己有的东西和想要做的事情,再细细思考,慢慢的将这些串联起来。
这“三百”,自然就是她手头里有的本金了。
这三百块钱是自己临走前妈妈偷偷塞到自己小皮箱里的。
当时爸爸妈妈都被自己气的不轻,扬言不会给她一点帮助。
妈妈实在心软,爸爸也心疼自己,也就默认妈妈给自己带了三百块钱。
哥哥那时还在部队,等他回家的时候发现自己已经走在了下乡的路上,简直恨不得把自己从半路绑回来。
唉,好想快点见见爸爸妈妈还有哥哥啊!
沈软软支着脑袋,笔尖一下一下点着,纸都快被她戳破几个窟窿眼了也浑然不知。
正事要紧正事要紧,沈软软收回心思,转而将目光落在了“缺”上。
她可不会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挣钱嘛,怎么样都不寒颤。
可是来路不正的钱她沈软软一分都不要。
现在人们缺什么呢?
有了!
沈软软一拍脑袋,在“缺”字旁边写下了重重的一笔,“房”。
紧跟着,就是“食”。
沈软软继承了她妈妈的经商天赋,对于金融有着敏锐的嗅觉。
至于父亲那里,沈软软对于“茶”有着异于常人的喜爱。至于其中缘由,都是后话了。
大多数小孩子都爱吃甜食,可在沈软软小时候,她就爱抱着茶罐不松手。
在沈软软的心里,她一直想要亲手将茶推广出去,这是她从小的梦想。
“房”,要当开发商可不是嘴上说说就行,她的本金和资源还远远不够。
“食”,沈软软则眼睛一亮。
虽说现在公食公行公分配,可是家里略有些底蕴和眼光的人已经开始着手准备站在时代的浪尖上放手一搏了。
准备白手起家的那些人,一开始就必须要拓宽自己的人脉,在这个年代想要拿的出手、又显得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茶叶。
东西嘛,有心意固然重要。可最不容易出错也最不容易挑出毛病的,一定得是“硬货”才行。
“硬货”里就算没有茶,她也得想办法把茶放到硬货这个行列里面。
沈软软决定这几天先去周围观察观察。
记忆里自己下乡的这片地方,应该是有种茶的人家,只是不多罢了。
爱茶喝茶的人一直都有,只要有需求,那就会有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