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蒙王爷夸奖。”他说的是事实,她为何还要否认。
难道承认自己优秀,就真的那么的难吗?
“沈苑,我想要问你一句,你喜欢过一个人吗。”
沈苑听到他没头没尾的一句话,实在不明白他是不是想要搞出什么幺蛾子,反问道:“为什么你会得出这个结论?”
“我只是在想,那么会算计人心的一个人,要是真的喜欢上了一个人会怎么办。会不会就连对那人的喜欢,也是在多方权衡利弊之下做出的喜欢。”
“关于此事,我好像没有要告知你的理由。”你也没有知道的身份。
哪怕你是在适合我的人,或者是发生了关系又怎么样,她的有些原则从来不会因此改变分毫。
“我知道,可我还是想要多嘴地问一句。”池律见她面泛薄寒后,转移话题道:“你接下来打算怎么做。”
“我打算先去江南一趟。”沈苑想到他现在的情况,又加了句,“你可要一起,我们届时在偷偷带上远之。”
有些东西,还是得要放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才安心,要不然的话,谁知道他们什么时候就会飞走了。
唇瓣微抿的池律并没有马上回话,而是对上她浅色瞳孔,问:“从江南回来后,你又打算去哪里,难道你就真的愿意放弃在楚国里的一切布置吗?”
“怎么可能,你说我会是这种人吗?”她向来是个贪婪的赌徒,又怎会将自己好不容易拥有的一切拱手他人。
“那你为何?”当他的话才刚脱口而出,便想到了什么。
他怎么就忘记了,沈苑此人从不会做对自己无用的东西,更别说还是在她早就布置好的局中。
她既然敢怎么做,肯定是因为她在里面布了另一局,至于那个局什么,好像已经有人踏进去了。
沈苑没有回答他的话,因为她知道他肯定猜出来了,“你休息一下,晚点我会派人带远之过来。”
楚京的这潭水,理应要搅得更浑浊一点。
离开江南后,她的下一站便决定是大邺,而大邺里面也有一个老熟人在等着她前去拜访。
至于这里的发展变化,就像是孙猴子即便在厉害,也终究是跳不过如来佛的五指山。
另一边。
正在书房作画的陆修郢听到池律已经摔下悬崖变成一滩肉泥,就连他身死的消息也传得满长安沸沸扬扬之时,他的心里仍是产生了一抹不安。
这种不安不是来自外界,而是发自内心的。
就好比他做的这一切在另一个人的眼中,都宛如透明化,或者是在她的眼皮子底下进行的。
不,这不可能。
“大人,公主现在让我们进宫一趟。”单膝跪地的暗一见他久未出声,忍不住再次发生,“公主说是宫里的楚王突然感染恶疾,希望大人能尽快赶过去一趟。”
“楚王身染恶疾,此事是何时发生的?”闻言,陆修郢直接将手中作画的紫金狼毫笔折成两段。
直觉告诉他,这里面有诈!
“这,属下不知道,不过公主还说了,若是大人不愿意来,只要大人看了她写的这封信后,说不定就会改变主意了。”暗一说好间,便将那封藏在胸口处的信封递过去。
暗一虽不知道这信里对方写了什么,只知道自家大人在看完信后,脸上表情一变,给他的感觉像极了暴风雨欲来。
“即可备车,本相要进宫一趟。”这一字一句就像是从他的牙缝中硬挤出来的一样。
若信上所言皆为知,那么………
这个可怕的后果他不敢去想,也不愿意去想。
与此同时,宫内。
正坐在梳妆台前描唇点花钿的貌美女人拿起桌上的红宝石流苏牡丹簪置于髻发间,笑问:“信已经送出去了吗。”
“回禀娘娘的话,已经送出去了,想必陆相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嗯,那你又说,本官同你们楚国的那位沈大人比较,谁比较美一点。”哪怕对方只是一个男人,她也要力争比她美。
不为什么,就只是单独地为了争一口气。
伺候的宫女先是怔了下,才回话道:“自然是娘娘好,沈大人的那张脸长得虽好看,可放在一个男人的身上倒是显得有些过于娘气,更别说围绕着沈大人身边的诸多传闻。”
谁知宫女自以为投巧的一句话非但没有惹来女子的眉开眼笑,反倒是惹来了一声冷嗤:“哦,听你的意思,若是沈大人是个女的,是不是就会比本宫好看了。”
女人的这一句话,直接吓得丫鬟双腿一软的跪在地上,恐惧地不断磕头道:“奴婢不敢,哪怕是娘娘给奴婢一百个胆子,奴婢也不敢觉得沈大人比娘娘好看。”
“唉,你别这样啊,你要是这样的话,不知情的还以为是本宫欺负了你。”她嘴上是这样说的,可人却没有打算叫她起身的意思。
毕竟这做错了事的人就是做错了事,说再多的也没用。
并不知道宫里之事的沈苑正坐在厨房里吃着火锅,旁边坐着曲殊和谢淘淘,至于曲漾,则被曲殊打发出去买东西了。
理由是看着他整天在旁边转悠来,转悠去,碍眼。
“我看啊,阿珠是真的将曲漾给吃得死死的,要是早知道当年阿珠会给自己救一个丈夫回来的话,我当初怎么也得要死皮赖脸地问你是在哪里捡回来的,我也好去捡一个。”一身男装打扮的谢陶陶见她放的鸭肠煮好了,连忙筷子一捞的放进碗里。
至于他们要吃什么,自然是自己吃自己放,要不然的话怎么能叫吃火锅。
“听你这么一说,我也有点想要去捡一个童养夫回来养了。”这一次没有旁人乱给他夹菜的沈苑,也吃得格外开心。
“你们两个就别埋汰我了,你们都不知道我有多羡慕你们。”说着,曲殊还叹了一口气,明显是对现在生活的不满。
“我们两个孤家寡人你有什么好羡慕的。”谢陶陶觉得,她这好友恐怕是有些身在福中不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