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语”心理咨询工作室悄然开业。没有隆重的仪式,只在门口挂了一个简洁的招牌。林依依凭借着系统赋予的过硬专业知识(心理学技能已加载)和【法则屏蔽胸针】带来的冷静气场,很快吸引了一些附近的大学生和白领前来咨询。
她并未急于主动接近何以琛和赵默笙,而是通过系统地图功能,默默关注着代表他们的光点动向,同时不断扫描着灵器的能量波动。
第一个灵器的信号,微弱却持续,指向了远离C市的南方一个小城——那是何以琛的老家。根据系统提供的深度背景资料,林依依了解到,那件灵器与何以琛心中一段隐痛密切相关。
他的生母早亡,与父亲何勇关系疏离冷淡。何勇性格老实怯懦,当年因一场误会和犹豫,未能及时对何以琛生母施以援手,间接导致悲剧发生。这成了何以琛多年难以解开的心结,也是他性格中冷漠孤傲部分的来源之一。何勇夫妇此后常年生活在愧疚与潦倒之中,晚年凄楚。
灵器本身,是一枚看似普通的和田玉平安扣,本是寻常物件,但因常年被何母(何以琛继母)握在手中祈祷,承载了这对老人对儿子深沉却无颜表达的愧疚、无尽的思念以及祈愿他平安顺遂的强大愿力,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化为了低阶灵器。
“改变其死亡结局……”林依依沉吟着。回收灵器是目标,但如果能借此弥补一些遗憾,或许才是真正符合“解决存在问题”的宗旨。
她以“归国学者、关注空巢老人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系统”的课题研究为名,通过当地社区工作人员,顺利接触到了何家。
眼前的景象比资料描述更令人心酸。破旧的老式居民楼,昏暗的单元房内弥漫着药味。何勇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背脊佝偻,眼神浑浊,带着一种长期的愁苦和麻木。何母卧病在床,脸色蜡黄,呼吸微弱,手中却紧紧攥着那枚平安扣,仿佛那是她与这个世界唯一的连接。
林依依没有流露出一丝怜悯或惊讶,而是表现出真诚的关切和专业的态度。她先是利用系统扫描和自身专业知识,为何母进行了初步心理评估和身体状况了解,然后主动联系了市里更好的医院和专家,协助他们办理转院和申请医疗补助。
她定期拜访,开始时只是聊聊家常,耐心倾听何勇磕磕绊绊、充满悔恨的叙述,听他念叨儿子小时候的聪明、现在的出息,以及他们夫妻无法弥补的过错。林依依运用共情和引导技术,让何勇积压多年的情绪找到了一个安全的出口。
同时,她也在闲聊中,看似无意地透露一些何以琛在C大的优秀表现(通过公开信息得知),强调他独立背后的不易和孤独, subtly 传递出“解铃还须系铃人”的观念。
时机逐渐成熟。在一次何母病情稍有好转、精神状态不错的下午,林依依引导着话题。
“何伯伯,”她的声音温和而充满力量,“有些遗憾,无法弥补,但或许可以尝试减轻。何以琛律师他……也许并不需要物质的补偿,他内心深处,或许一直在等一个真相,一句发自内心的道歉。一封坦诚的信,或许比一辈子的沉默和愧疚,更能给彼此一个解脱的机会。”
何勇枯槁的眼睛里,似乎燃起了一点微光,却又迅速被恐惧覆盖:“……他……他不会原谅我们的……他恨我……”
“恨的对面,往往不是原谅,而是遗忘。”林依依轻声说,“把事情说开,至少让他知道,你们从未停止过爱他和后悔。这不是祈求原谅,而是完成你们作为父母的责任,也给他一个放下过去的机会。无论结果如何,至少你们尝试过了,不是吗?”
她的话像一把钥匙,慢慢撬开了何勇心中那把沉重的锁。几天后,当林依依再次到来时,何勇颤抖着拿出一封写好的长信,字迹歪斜却无比认真,详细记述了当年的经过,没有推诿,只有深深的忏悔和迟来的、笨拙的父爱。他将那枚被摩挲得温润的平安扣仔细包好,放入信封中。
“林老师……谢谢您……不管结果怎么样……我们……心里好像松快了些……”何勇老泪纵横,却又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平静。
信,寄往了C市何以琛的律师事务所。
在信寄出的那一刻,林依依清晰地感觉到,那枚平安扣上萦绕的特殊能量波动,如同完成了使命般,悄然消散,变成了一块普通的、充满遗憾却也释然的玉石。
系统689提示:灵器一(愧疚之祈·和田玉平安扣)已回收。奖励积分200点。
不久后,系统反馈,何以琛收到了信。震惊、愤怒、痛苦交织之后,他最终独自一人回了一趟老家。父子之间具体谈了什么无人知晓,但何勇之后打给林依依的电话里,声音虽然依旧哽咽,却多了几分活气:“以琛他……回来过了……虽然没说什么……但……但总算见了面……”
何母的病情也因为心结稍解和得到更好治疗而稳定下来。他们的命运轨迹,虽然依旧平凡,却不再是原著中那般黯淡收场。
林依依站在工作室窗前,望着南方,轻轻摩挲着那枚已无特殊的平安扣。第一个任务完成得比她预想的更有意义。回收灵器,有时不仅仅是取走一件物品,更是化解一段执念。
处理完何以琛老家的事宜,林依依将注意力转回C市。系统地图上,代表赵默笙的光点依旧明亮,但周围却开始笼罩上一层淡淡的、不安的能量场——第二个灵器即将出现,并与她紧密相关。
此时的校园里,赵默笙和何以琛仍是令人艳羡的一对。赵默笙就像一颗永不熄灭的小太阳,她的热情、勇敢和毫无保留的爱意,是何以琛灰暗人生里最耀眼的光。她也极易吸引愿力汇聚。
灵器是赵默笙父亲送给她的一支价值不菲的限量版钢笔,笔杆上镌刻着她的英文名“Mo”。这支笔不仅承载着父亲深沉的宠爱,更记录了赵默笙无数少女心事和甜蜜瞬间,凝聚了强烈的情感能量,在主角光环的催化下成为了灵器。
林依依依旧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她会在赵默笙常去的咖啡馆看书,会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时“偶遇”她。她看到赵默笙时而灿烂大笑,时而对着笔记本(用那支笔)傻笑,全身心沉浸在恋爱的幸福中。
然而,好景不长。赵默笙父亲出事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瞬间击碎了所有的美好。那个明媚阳光的少女仿佛一夜之间凋零,她变得沉默、惶恐、不知所措。家庭的巨变、父亲的要求、以及何以琛因自身创伤和误解而表现出的冷漠与疏离,像无数枷锁将她拖入深渊。
她时常一个人躲在校园偏僻的角落偷偷哭泣,整个人笼罩在绝望和无助之中。
林依依知道,时机到了。灵器的能量波动在赵默笙情绪最低谷时达到了峰值。
在一个夕阳西下的傍晚,林依依在法学楼后的长椅上找到了蜷缩着的、肩膀微微颤抖的赵默笙。
她没有立刻上前,而是安静地站了一会儿,然后才走过去,递上一包干净的面巾纸,声音温和得像傍晚的风:“同学,看起来你需要这个。”
赵默笙抬起泪眼模糊的脸,看到一个气质沉静、眼神友善的陌生姐姐,压抑已久的委屈和恐慌瞬间决堤。她哽咽着,断断续续地倾诉:家里的变故、父亲的困境、不得不离开的无奈、还有何以琛冰冷的眼神……语言混乱,却充满了真实的痛苦。
林依依没有打断她,只是安静地倾听,适时地递上纸巾。待她哭声稍歇,才缓缓开口,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人生有时就像天气,难免会遇到狂风暴雨。我们无法选择天气,但可以选择如何面对它。哭泣和逃避不能让雨停,反而会让自己淋得更湿。”
“可是……我没办法……我不知道该怎么办……阿琛他……”赵默笙抽噎着,手中无意识地紧握着那支钢笔。
“真正的感情,既能共享阳光,也要能经受风雨。”林依依的目光落在钢笔上,又移回她的脸,“给他一点时间,也给你自己一点时间。出国并不意味着结束,它可以是另一段成长的开始。重要的是,无论走到哪里,变成什么样子,都不要丢失你内心那颗小太阳。只有自己发光,才能照亮前路,也才能在未来,无论是否还能相遇,都能坦然无愧地面对他,面对自己。”
她的话像涓涓细流,缓慢却坚定地渗入赵默笙混乱的心田。她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而是引导她思考,赋予她面对困境的勇气。
此后一段时间,林依依又“偶遇”了赵默笙几次。有时是在她看着出国材料发呆时,有时是在她对着何以琛离开的背影黯然神伤时。林依依总会用简短而富有洞察力的话语开导她,鼓励她勇敢面对,不要自我放弃,要为了自己而变得更好。
赵默笙的情绪渐渐不再那么失控。虽然出国的决定无法改变,与何以琛的误会也难以立刻化解,但她眼中重新焕发出一点微弱却坚韧的光。她开始努力收拾心情,积极准备出国事宜,虽然笑容依旧勉强,但不再是全然的绝望。
临行前,赵默笙特意找到了林依依的工作室向她道别。
“林姐姐,谢谢你。”赵默笙的声音还有些沙哑,但眼神清澈了许多,“我想我明白了。我会好好在国外学习,好好生活,照顾好自己。就像你说的,不能丢了自己。”
她拿出那支刻着名字的钢笔,递给林依依,脸上努力挤出一个笑容:“这个,送给你。留个纪念。我希望……等我回来的时候,能真正配得上这支笔,配得上更好的未来。”
就在她心态彻底转变、决定积极面对未来的那一刻,钢笔上那股特殊的能量波动已然消散,它现在只是一支承载着一段青春过往和崭新起点的普通钢笔。
林依依接过笔,感受到笔身上残留的微温,微微一笑:“好。一路顺风。我相信你会成为一个非常出色的摄影师和一个更好的赵默笙。”
系统689提示:灵器二(倾心之记·限量钢笔)已回收。奖励积分200点。
第二个灵器,以一种温暖而自然的方式回收成功。林依依没有使用任何技巧,只是给予了恰当的倾听和引导,便帮助一颗小太阳重新找到了发光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