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第一节是英语。教这门的是个高挑苗条的年轻女老师,姓韩,教学风格很独特。
她拎着教材踩着点进了教室,把书往讲桌上一放,慢条斯理地翻开第一页,然后撑着讲台向下扫视了一圈。
“我姓韩,想喊我什么随便喊,反正我也管不了。”韩老师抬高下巴冲他们说,“多的不说了,想了解以后得靠你们自己探索。
“现在,翻到第一单元,自己看一遍,给你们十分钟,然后我开始讲。”
韩老师只教二三四班,温之缘前几次完美避开了她。
现在看来,这老师还挺有意思的。
她翻开书到第一单元,开始看不知道第几次。
嗯……这感觉比小测的时候还无聊。
教材我好像还没背过。
温之缘突发奇想,那就背一下吧。
她微笑着把第一页翻过去,开始默背。
这单元太简单,等十分钟过去,她也背的差不多了。
韩老师开始一个个提问,没答上来的统统站着,再答对一道题才能坐下。一溜一溜地点下去,很快就站了一大片。一眼望去,十分壮观。
韩老师似乎格外喜欢点中间部分,温之缘这两列除了她能够安然无恙地起落,临近下课的时候,几乎没一个人站着。
“你们这也不行啊,”韩老师走之前故意嘲讽他们,“站得跟萝卜头一样。”
“行了,下课了,萝卜头们都坐下吧。”
温之缘有点想笑,但是憋住了。
周边一圈人都站着,这样显得有点幸灾乐祸。
其他人陆续坐下来。林梧也被点起来过,连他都没能幸免,从课的中间部分站到最后。
全班除了温之缘,只有幸运的没被点到的人还坐着。
这下所有人都知道韩老师的厉害了。
“一节课四十分钟,点起来了全班人,”郑源搓着手上的鸡皮疙瘩,“战斗力真强。”
“附议。”陆海言缓缓坐下,“太可怕了。”
温之缘最终还是没忍住。
之后每次英语课全班——也许除了温之缘——可都是过的心惊胆战,谁也不敢分心。
下一节物理,是班主任老蒋的。中年人平和沉稳,节奏却不慢。
他不怎么点人回答问题,点起来了也不会为难谁,都是不会做就坐下。
总之,一个下午四节课,温之缘一共被点起来回答问题十七次,上台做题五次。净逮着她一个人薅。
提问就算了,还让她上去做题,那简直就是折磨。
虽然她早就不怕上台什么的了,不会紧张,但……
这是书本上的题啊!
你想想,做过无数遍的题,题目和过程可以倒背如流,现在要上台去做,还要一步一个脚印老老实实地用最规矩的方法写,不能省一个步骤。
这是什么酷刑!
最后一节课下课的时候温之缘脸都僵了。
憋得慌。
很想做两道题用最狂的字体和最狂的步骤写来发泄一下。
可是没有了。
可恶。
———
三中不存在占课,不论文理科,每个班都是这样。
第一节晚自习就是正经的自习,没有老师,可以写作业和讨论题目,甚至可以搬椅子到别人那来,稍微小点声就行。没人会吵,因为有隔壁班吵得太厉害被剥夺自习时间的前车之鉴。而且作业难又有点多,他们都没时间。
作业温之缘很轻松地做完了,闲的没事又开始背教材。
郑源来问题了。
好耶。
温之缘很有兴致地教了他三种办法,用了二十多分钟,每个步骤都说明的很清晰。郑源受益良多。
周围的人见状,征得了同意后便一个个排好队分次挪过来,每人抱一张卷子——练习册还没买,今天的作业全是临时印的卷子——很有秩序地来请教她。
温之缘好像找到了新的乐趣。
有问相同的题,同学们就一起围过来,听她开小课堂。
蒋老师刚好从窗户旁路过,看见这一幕,他放慢脚步,朝着里面无声的看了一会儿,其他人不是在听题就是在写卷子,没人发现他。
这场景,一眼望过去,好像比韩老师讲课时班里站一排人还要壮观。
一些同学围成一个不太规则的圆,温之缘坐在圆心,眼角带笑地给他们讲题,其他人认真地听,时不时问几个问题,她又耐心的解答。
浅黄的灯光打在她素白的校服内衫上,也打在所有人脸上,温暖而和谐。
是个十分不错的氛围。
蒋老师看了一会儿,虽然这场景与他无关,但他还是感到非常欣慰。
温之缘被分到了四班,对他,对同样被分到四班的同学,都真的是一件非常,非常幸运的事啊。
他这是捡到宝了。
哦,不对,应该是抢到宝了。
———
江序睡了一天,这会儿清醒得很。他从桌肚里摸出来一个看起来有点旧的手机,解锁开了又晾在一边。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朝温之缘那边看去。温之缘周边是簇拥的同学,头顶是暖色的灯光,衬得她整个人都温柔起来。
不知道是不是换过,整个教室前后的灯不一样,江序这里就是一片冷白,提神,但也刺眼。
灯光照在他冷白的皮肤上,显得更加冰冷。
……孤独。
两种不同颜色的灯光分别落下,把热闹又清寒的教室分成毫不相干的两块。
———
蒋老师回到办公室,伸手拉开“私人物品”抽屉,拿起一张半空白的纸。
纸上工工整整地写着短短几行字。
那是蒋老师在这学期的愿望,也是他给自己定下的任务。
他重新看了一遍,在之前写下“痴心妄想”那一条的下方划了条红线。
这是他认为最不可能实现的愿望。
但人要有梦想。所以之前他犹豫很久,最终还是写上了。
以前他觉得,就算用高中剩下的所有时间,也不能实现这一条。
但自从刚刚路过班级时见到温之缘后,他突然有了一股莫名的信心。
微风掀起了纸页,微微翘起的边角露出了那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希望能够带动所有同学,包括江序,一起学习,一起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