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京营回宫。
沈琅批着折子,跟姜雪蕙说话道:“从边军挑出来的悍卒们,也都快进京了,讲武堂的班子暂时搭建的差不多了,肯定要事事以战阵为先,京中的勋贵们,这事儿是绝对不能交给他们的,他们自己都熊成那个样子,带不出来好兵,你觉得叫谁来办合适?”
沈琅不打算从勋贵里挑人,就是要隔绝勋贵们对新军的影响。
而且这么编训新军大一块肥肉,诚国公肯定是忍不住要出手的。
沈琅只怕烦透了诚国公。
只是挑人么,也不能从朝堂上挑,从朝堂上挑了文官过去,容易变成以文抑武,编练新军的目的压根儿达不到。
姜雪蕙道:“还是从那些悍卒里挑人来领着他们操练吧,准备一个比武大会,从三千人里挑出来二十个胜者,给胜者抬高阶品,叫他们带领着众人操练,上位的都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其他人也会服气。”
“您觉得呢?”
沈琅道:“就按你说的办,这个比武大会叫文俶来办,许耀宗从锦衣卫里挑人盯着些。”
姜雪蕙点点头,说道:“好。”
文俶在南校场办比武大会,沈琅带着姜雪蕙和几位兵部的臣工,在观望台看他们厮杀。
边军悍卒不愧是边军悍卒,那一股子杀伐之气,看得人心惊肉跳。
其中有一个汉子格外能打,瞧上去身材不高,但是只要出手就没有失手,沈琅特意点了他。
姜雪蕙更注意的则是他观望的能耐和处变不惊的态度。
等那二十来个人挑出来,沈琅额外圈了那个汉子的名字,石铁柱。
这二十人在司礼监太监的指引下,整理好仪表,到观望台前拜沈琅。
沈琅说了几句勉励的话,大手一挥,当即下令给他们每人每月加二两银子的津贴,其余普通士卒则月加一两。
面见天子圣颜加上实打实的银子给到手,这些士卒对沈琅的称颂和效忠瞬间拔高。
兵部侍郎倒是有话想说,被兵部尚书一把摁了回去。
等离了校场,兵部尚书就把信儿透给了户部尚书,钱是要从户部出的,而且陛下已经允诺了,是决计不可能更改的。
他一个兵部尚书,给户部尚书透个信儿,让他赶快拿出个章程来,上朝时有个准备,不至于被陛下厌弃,就已经是讲同僚情分了。
兵部的事儿,他还有得争呢!
北边的鞑靼人不老实,他也忧虑。
编练新军、讲武堂,陛下这是要有大动作呀!
他可不得跟上嘛!
自从勇毅侯府倒了、天教覆灭,陛下就越来越能容人,也越来越有明君气象了。
孟氏现在对姜雪宁忧虑至极,自从上次姜雪宁被放出来,她就像被抽干了精气神儿一样,整天浑浑噩噩的。
孟氏也忍不住抱怨姜伯游,怎么把孩子弄成这个样子,管教也不是这个管教法!
姜雪宁现在,只是失去所爱和金手指,没有倚仗,看不清前路所以浑浑噩噩罢了。
等她想通了,也就又生龙活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