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离婚女也有第二春
本书标签: 现代  女强人  校园     

新赛场新节奏

离婚女也有第二春

入职第一天,踏入这家位于浦东软件园的教育科技公司,扑面而来的是一种与校园截然不同的气息。没有悠长的上课铃声,没有慢悠悠的备课闲聊,取而代之的是敲击键盘的噼啪声、此起彼伏的电话会议声、以及步履匆匆却眼神专注的人们。

空气里弥漫着一种高效的、充满活力的因子,近乎躁动,却又目标明确。

公司的格局是开放式的,清晰地划分着不同的区域:产品与研发团队占据着核心地带,屏幕上跳动着代码;教研和内容团队区域堆满了书籍和资料,白板上画满了思维导图;运营与市场团队则电话不断,语速飞快地讨论着推广策略。还有设计、人力、行政等支持部门,一切井然有序,像一台精密咬合的机器。

我被引荐给名师课堂团队的负责人和同事们。大家简单寒暄后,便迅速投入工作。没有过多的客套,效率至上。

我的背景在这里成了一种独特的优势。团队负责人Lisa在初次谈话时就点明了这一点:“莫北,我们看中的就是你这种复合背景。你懂技术,有逻辑思维,这是产品思维的基础;你又有一线教学经验,还教出了实打实的成绩,你知道真实课堂的需求和痛点,这不是纯教研出身或者纯技术出身的人能轻易具备的。我们需要你把这些经验,转化成线上课程的核心竞争力。”

我的岗位是课程研发顾问,主要负责将传统的教学知识点和技巧,进行解构、重塑,并适配线上互动的模式,打造出具有吸引力和实效性的名师课程。

团队之间的协作紧密而高效。每周都有固定的“磨课会”。那真是名副其实的“磨”。

我需要先拿出课程设计的初稿和讲稿,然后面对团队里资深的教研专家、产品经理、甚至有时运营同事也会参与,他们从各自的角度提出质疑和建议。

“这个引入环节不够‘炸’,三秒内抓不住学生的注意力!”

“这个知识点的线上交互设计太传统了,能不能加入更即时的反馈机制?”

“这里的语言表述可以更‘网感’一点,我们的用户是Z世代。”

“从运营角度看,这个亮点不够突出,不利于后期包装推广。”

一开始,我有些不适应。以前在学校,一堂课的好坏,更多是自我反思和教研组内相对温和的评议。而在这里,一切都被放在放大镜下,接受来自市场、用户、技术等多维度的苛刻审视。几次会议下来,感觉自己的教学理念被反复捶打、重塑。

这个过程痛苦却极具成长性。我不得不跳出教师的单一视角,开始像产品经理一样思考用户体验,像运营一样思考市场卖点。我那些曾经引以为傲的教学方法,被不断拆解、优化,甚至颠覆,再与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炫酷的视觉设计相结合。

录课更是全新的挑战。面对冰冷的镜头,你需要调动全部的热情和表现力,想象屏幕另一端有成千上万的学生。语气、表情、手势、节奏,甚至一个停顿,都被要求精准控制。一条几分钟的视频,反复录制十几遍是家常便饭。

然而,一段时间后,我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教学技能跃升到了一个新的层次。我不再仅仅是一个知识的传授者,更是一个课程的设计师、学习的引导者、甚至是屏幕前的“演员”。我对教育的理解,从未如此深入和广阔。

在这里,荣誉或许依然不会凭空而来,但每一个创意、每一份努力、每一次数据的提升,都会被看见,并直接与个人价值和回报挂钩。这种清晰、直接、充满挑战的反馈机制,莫名地让我感到安心。

虽然疲惫,虽然压力巨大,但每一天都能感觉到自己在打破旧壳,飞速成长。这种滋味,让我沉迷。

我知道,我终于找到了适合自己的新赛场。这里的节奏,我正逐渐跟上,甚至开始享受。

上一章 魔都初体验与旧日印痕 离婚女也有第二春最新章节 下一章 步履不停,学无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