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公司在成人教育市场站稳脚跟后,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
那天下午,助理小陈将季度用户反馈报告放在我桌上时,忍不住笑着说:“莫北姐,有不少学员反映,他们在课程学习中不仅收获了知识,还...找到了对象。”
我惊讶地抬起头:“找到对象?”
“是的。”小陈点点头,“特别是文学鉴赏和心理学课程,很多学员课后组建了学习小组,久而久之就...”
我翻开报告,果然看到不少学员留言感谢平台让他们遇见知己甚至爱人。这个发现让我陷入了沉思。
晚上和杜星辰吃饭时,我提起了这个发现。
“这不奇怪。”杜星辰慢条斯理地切着牛排,“共同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媒人。记得大学时,文学社成了多少对情侣?”
我低头笑了笑,想起大学时确实如此。那时我也被杜星辰的帅气外表吸引,但当时有男朋友,只能借着讨论诗书的机会多看他几眼。
“你在想什么?”杜星辰敏锐地察觉到我的走神。
“想起大学时候的事。”我轻声说,“那时候...”
“那时候你总坐在图书馆靠窗的位置,读狄更斯和简·奥斯汀。”杜星辰接话道,眼神温柔,“我经常假装偶遇,其实是在找你。”
我怔住了:“你...记得这么清楚?”
“当然。”他握住我的手,“那些年错过的时间,现在想来都可惜。”
这一刻,我突然灵光一闪:“如果我们把这种'学习牵线'的模式正式化呢?”
杜星辰挑眉:“你的意思是...”
“拓展线上相亲业务,但不是传统的相亲平台。”我越说越兴奋,“而是以共同兴趣和学习为基础,让志同道合的人自然相遇。”
接下来的一个月,团队全力投入新项目的筹备。我将项目命名为“红线学堂”,取“红线牵缘”之意,又契合学习主题。
项目启动会上,我阐述理念:“传统的相亲平台过于直接和功利,很多人感到不适。我们反其道而行,让用户在共同学习中自然建立联系,兴趣相投再慢慢发展感情。”
市场总监提问:“但这样效率会不会太低?现代人都追求快速匹配。”
“快速匹配往往流于表面。”杜星辰接过话头,“真正长久的感情需要精神层面的共鸣。我们的优势就在于,通过课程设计,让用户在最自然的状态下展示真实的自我。”
我点头补充:“我们会设计双人协作的学习任务,组织线下读书会、文化沙龙等活动。相比传统相亲的尴尬,这种基于共同爱好的相识更加自然舒适。”
就在项目紧锣密鼓推进时,我的前夫罗灿不知从何处得知了这个消息。
一个周五的下午,罗灿突然出现在我办公室楼下。
“听说你要做相亲平台?”罗灿语气中带着嘲讽,“一个离婚女人教别人谈恋爱?不觉得可笑吗?”
我冷静地看着他:“正因为经历过失败,才更懂得什么是好的感情。”
罗灿冷笑:“可宝知道她妈妈在做媒婆吗?”
这句话刺痛了我,但我仍然保持镇定:“我在帮助人们建立健康的情感关系,这很值得尊重。另外,请不要这样称呼我的工作。”
这时,杜星辰恰巧来接我下班。看到罗灿,他自然地走到我身边,握住我的手。
“罗先生,有事吗?”杜星辰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保护意味。
罗灿打量着我俩,最终冷哼一声转身离开。
这件事反而让我更加坚定了做好“红线学堂”的决心。我要用自己的成功证明,离婚不是人生的污点,而是新生的开始。
项目上线后,反响出乎意料地好。首批试点课程报名人数爆满,特别是“双人读书会”和“文化艺术体验课”最受欢迎。
三个月后,我收到第一封学员的结婚请柬。随后,这样的喜讯越来越多。
最让我感动的是一对中年学员。女方是因丈夫出轨离异的企业高管,男方是丧偶多年的大学教授。两人在古典文学课程中相识,因为对杜甫诗歌的共同热爱而越走越近。
“莫老师,谢谢你给我们这个机会。”女士在感谢信中写道,“如果不是这个平台,我们可能永远都是平行线。现在明白了,最好的感情是精神上的门当户对。”
看到这句话,我不禁湿了眼眶。杜星辰轻轻搂住我的肩膀:“你做到了。”
然而,就在“红线学堂”蒸蒸日上时,新的挑战出现了。一些传统相亲平台开始模仿我们的模式,巨头的入场让竞争骤然加剧。
更让我忧心的是,罗灿和小三开的餐厅生意惨淡,他开始以要回可宝抚养权为要挟,向我讨要之前的抚养费。
内忧外患之下,我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我知道,这一次我不再是一个人面对。
“还记得大学时你写的论文吗?”杜星辰在某晚散步时突然问道,“关于现代人情感需求的变迁。那时我就想,这个女孩看得真透彻。”
我惊讶地看着他:“你读过我的论文?”
“不仅读过,还受益匪浅。”杜星辰微笑,“你的理念超前了十年。现在,是时候让它发光发热了。”
深夜的工作室里,我看着“红线学堂”的用户成长数据,突然有了新的灵感。我打开电脑,开始起草一份全新的企划书...
窗外,城市的灯火依旧璀璨。我知道,每一个亮着的窗户后面,都可能有一个渴望真爱的心灵。而我和杜星辰要做的,就是为这些心灵搭建相遇的桥梁。
这一次,我不会再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