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璃途
本书标签: 古代  原创  原创一期征文     

黄雀衔棺

璃途

永昌七年腊月十五,大晏王朝正上演着史上最经济的国丧——女帝棺椁停在太极殿已廿三日,但内侍省核账时发现,蜡烛用量竟比陛下活着时还省三成。原来守灵官员们发明了"轮班哭丧法":甲组嚎啕时乙组啃胡饼,丙组趁机偷摸殿内金器,反正棺椁里那位再也不会突然坐起来查岗。

卯时三刻,谢长缨捧着据说是女帝临终前最想吃的樱桃毕罗,跪在灵前当人肉验毒器。相王李旦捻着香凑近:"谢女官可知,这碟点心经手过多少人?"他袖中滑出根银针插进馅料,拔出来时针尖乌黑如墨,却面不改色地掰开递给太平公主:"阿妹先请?这颜色多喜庆,像极了您去年寿宴上的紫玛瑙簪子。"

"王兄真会说笑。"太平公主用护甲挑起酥皮,馅料里突然钻出只油光水滑的耗子,"御膳房记录在案,这碟毕罗经过三厨十八手,最后经您府上管家'试味'——可惜试味的那位今早被发现淹死在恭桶里,据说是因为尝出砒霜换成了巴豆,失望过度失足落坑。"她突然将点心塞进谢长缨口中,"不如让会读心术的丫头尝尝?毕竟能毒死读心者的毒药,可比弑君更有研发价值。"

谢长缨的舌尖触到馅料刹那,读心术如爆竹炸开——"拉虚脱了才好栽赃太平公主痔疮发作不能理政..."/"这丫头若当众窜稀就可说她亵渎灵堂..." 她强咽下毕罗展颜一笑:"奴婢尝着,有股子忠君爱国的甜味——毕竟陛下临终前最爱说'朕的江山固若金汤',如今连耗子都啃不动这点心。"

殿外忽然传来骚动。崔令仪抱着个贴"御制"封条的陶罐闯进来,身后跟着群抬冰块的漕工:"陛下临终前惦记的荔枝蜜到了!说是要涂在毕罗上赏给相王殿下。"她拍开泥封,蜂群嗡地涌出,精准扑向相王腰间——那里藏着触发棺椁内机关的磁石钥匙,此刻正随着主人心跳频率震动,蜜蜂们误以为发现了新蜂巢。

"护驾!"李旦的惨叫被淹没在蜜蜂合唱中。谢长缨趁机读取蜂群轨迹:"蜂翅涂了追踪药...引蜂人竟是元琢!" 她望向殿外树梢,轮椅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轮椅上那人还在不紧不慢地削着木偶——仔细看竟是相王哭丧时的脸,腮帮子还沾着半块胡麻饼。

 

此刻西市崔家戏班,元琢正对着沙盘推演棋局。冰制的长安模型上,红蓝小旗代表各方势力,而新出现的黑旗簇拥着城南义庄——今晨突现三百口"寿材",棺木重量远超死人该有的标准,倒像是装着会喘气的阴谋。

"黄雀来了。"薛灵芸撬开刚截获的棺木,露出里面锃亮的突厥弯刀,"守义庄的老头子说,这些'寿材'是替宫里采买的。"她拈起刀柄上的金箔,"但镀金手法是江南工艺——可见突厥可汗也学会了外包加工,说不定下次能接到给陛下铸金身的订单。"

崔令仪的听心术忽然刺痛。她触碰到棺木内壁,捕捉到押送者的心绪残影:"等女帝下葬那日,这些'孝子贤孙'就能从棺材里跳出来哭丧了。" 最荒诞的是,她竟感知到李重霄的亲兵也在送葬队伍里——边军何时兼做殡葬服务了?莫非阵亡抚恤金还没阵前表演哭丧赚得多?

"查查冰。"元琢突然敲击轮椅扶手。众人这才发现冰块里冻着密密麻麻的虫卵,遇热正缓缓蠕动。薛灵芸剖开一具"尸体"的腹腔,里面塞满吐蕃文书与河陇地图——有人借送葬队伍走私军机!而地图边角还粘着半张胭脂铺票据,显示购买者是太平公主府侍女。

崔令仪突然笑出声:"诸位可知,为何突厥可汗的使团带着聘礼来吊唁?"她展开礼单,"三百匹战马配镶金鞍鞯,说是给女帝'黄泉路上代步'——可陛下灵柩分明走水路,这群旱鸭子莫不是想逼龙舟改行沙漠?"她指尖轻点棺椁,"不如我们帮陛下试试车?毕竟退货期就七天。"

当夜,漕工们给棺木装上轮子,组成史上最诡异的送葬车队,浩浩荡荡驶向突厥驿馆。巡夜金吾卫揉着眼睛对同僚说:"我定是熬夜多了,竟看见棺材在跳胡旋舞。"

 

太平公主府正在办"哀思雅集"。仕女们含着泪吟诗,眼角却瞟着廊下新挂的波斯毯——那本是女帝许诺赐给谢长缨的嫁妆,现在成了公主垫脚布。"哭得最凶的那位,"公主对心腹低语,"上个月还因陛下罚她俸禄写讽诗,如今倒像死了亲娘——不对,她亲娘去年病逝时也没见掉这么多金豆子。"

"谢女官节哀。"公主将谢长缨按在绣墩上,"本宫听闻,先帝曾留给你半首《长恨歌》谱?"琴案下突然刺出短剑,直逼她咽喉!剑柄镶的东珠却是劣质货色,刮破了公主指尖。

谢长缨拨动琴弦,读心术随音波荡开:"歌谱里藏着传位诏书...必须在她破解前...但这破珠子怎么掉色?" 她侧身让剑锋划破衣袖,血滴在焦尾琴上竟显出暗字:"马嵬坡"。公主见状猛扑过来,发髻撞上琴柱,假发套里滚出个蜡丸——打开竟是户部亏空账目副本。

"殿下可知这谱的妙处?"她突然高唱,"汉皇重色思倾国——"音调陡转时,屋梁坠下个黑衣人,口吐白沫地跟着哼:"御宇多年求不得..." 太平公主的茶杯砸在地上——这竟是她安插在相王身边的暗桩!此刻正抱着琴腿喊娘亲。

混乱中,谢长缨触碰案上荔枝。太平公主的心声如毒蛇出洞:"蠢货!那谱是诱饵...真正的诏书在..." 念头戛然而止,因为崔令仪派来的傀儡猴正蹲在窗台学公主扶鬓角的动作,惟妙惟肖得连颧骨抽搐的节奏都一致。

"畜生!"公主掷出金簪。猴子敏捷接住,竟从腹腔掏出面铜镜反射阳光——镜光掠过博古架时,照见个暗格轮廓。谢长缨的读心术瞬间共鸣:传位诏书藏在太平公主每日跪拜的母帝画像后!而画像眼睛竟是活门,此刻正随着公主心跳一开一合,像在嘲讽这场孝子贤孙的闹剧。

 

子时的义庄比西市还热闹。李重霄的边军"借"了送葬队伍的衣服,正把棺木里的"尸体"拖出来军训。"抬头!挺胸!"副将踢着某个"死人"的屁股,"哭丧要有哭丧的样儿!你们现在笑得像偷腥的猫,怎么骗得过御史台那些老狐狸?"

崔令仪坐在摞成山的棺材上吃胡饼:"将军,您说这些突厥勇士,是喜欢土葬还是火葬?"她踢翻脚边棺木,滚出的"尸体"腰佩可汗亲卫金刀。薛灵芸立即剖开其胃袋:"哟,还带着婚书呢——求娶太平公主的聘礼清单!可聘礼怎么是次品丝绸?看来可汗也学会长安商人以次充好的手段了。"

"有趣。"李重霄用陌刀挑起婚书,"公主用三座边城给自己添妆,却要边军替她送嫁。"他突然斩断吊着棺材的绳索,三百口棺木轰然倒地。最底的棺椁裂开,露出里面双目圆睁的活人——正是失踪多日的兵部尚书!此刻他手里还攥着半块桂花糕,显然是在密道里下午茶时被活埋的。

"大人好睡。"崔令仪跳下来给他喂水,"梦到自己是黄雀还是蟋蟀?"尚书剧烈咳嗽时吐出道金符,薛灵芸捡起惊呼:"调兵鱼符!难怪边军能'恰好'出现在送葬路上——可这符怎么是镀铜的?兵部现在连谋反都开始节省预算了?"

元琢的机关雀突然俯冲啄食金符。雀腹张开吐出张绢布:"旦伪死,帝实生。" 众人僵住时,义庄地底传来闷响。李重霄撬开地砖,下面竟是纵横交错的密道,新鲜车辙印通向皇城!而车辙旁散落着蜜饯瓜子壳——看来偷运兵马也不耽误沿途零嘴采购。

 

谢长缨在太平公主的妆奁里找到了答案。

那面波斯镜的背面,女帝用胭脂写着蝇头小字:"朕喂他们吃了三年'长生药',该到狗咬狗的时候了。"她触碰字迹时,读心术唤醒镜像记忆:三年前女帝就察觉子女勾结外敌,索性将计就计服假死药。而所谓传位诏书,实则是引蛇出洞的檄文——真诏书早被裁成鞋垫塞进公主最爱的那双翘头履里。

"好玩吗?"镜中突然映出崔令仪的脸。她不知何时潜入,正把玩公主的珠钗:"我刚从太后寝宫来,你猜她在佛堂供着什么?"钗尖挑开经卷,露出里面突厥可汗的盟书——太后竟早与女婿相王决裂,暗中扶持太平公主!而盟书边角还粘着张当票,显示公主曾把可汗送的定情信物当了换胭脂。

两人相视苦笑。这局棋里,执子者亦是盘中餐。谢长缨刚要开口,整座宫殿突然倾斜——地基下传来机械轰鸣,元琢的机关雀破窗而入:"女帝棺椁是艘船!太极殿地下有运河!棺椁底层藏着重磅证据,但需要密码才能打开——密码是陛下养的那只鹦鹉最爱说的'圣明'二字笔画数!"

她们冲出门时,只见太极殿基座裂开,青铜棺椁正如战舰般缓缓升起。桅杆上飘着刺目的旗帜,绣着"大晏监国皇太女李无忧"。而桅杆顶端蹲着那只著名鹦鹉,正字正腔圆地喊:"驾崩是假!加班是真!"

 

腊月十八晨,长安百姓目睹了旷世奇观:女帝棺椁顺着运河招摇过市,沿途喷洒蜜糖。皇太女李无忧站在棺头撒纸钱,每张钱币都印着相王通敌罪证——可惜印刷质量太差,突厥可汗的画像晕染成了胖头鱼。两岸民众争抢"罪证钱"时,突厥"送葬队伍"被糖浆黏住靴子,遭孩童用弹弓射击。

"陛下圣明!"卖胡饼的老汉朝棺椁鞠躬,"死了还知道给咱们发零花钱。"他孙女指着被蜜蜂蜇成猪头的相王:"爷爷看,蜂群在给他戴孝呢!连孝布都省了。"

谢长缨和崔令仪站在虹桥上,望着这出荒诞剧。忽然有太监捧来食盒:"皇太女赏的樱桃毕罗。"她们打开匣子,点心摆成"黄雀"形状,翅下压着纸条:

"母帝问:嚼得烂吗?"

崔令仪掰开黄雀肚腹,里面流出墨汁。谢长缨蘸墨在桥柱上写:"硌牙,但能咽。"写完才发现墨汁带着茉莉香——竟是公主府特供的洗手水配方。

河水倒映着满天纸钱。她们知道,这齣戏的幕布才刚刚拉起。而幕后那只真正的黄雀,正啃着胡饼看台前众生癫狂。

上一章 灯夜谍影 璃途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