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七日,甄嬛生辰,为了让她开心,皇上找来了果郡王,让他出谋划策办生辰宴。宴会当天,不仅有歌舞表演,还有头上的风筝、满池莲花。
果郡王知道甄嬛很喜欢莲花,所以不是莲花开放的时节,还是引进温泉水,让莲花可以提前开放。席间更吹奏《凤凰于飞》,表示皇上与甄嬛夫妻恩爱、和鸣铿锵之意。
皇帝看着露出惊喜之情的甄嬛,笑得乐呵,表示果郡王办的这场宴会深得朕心。根本不知道果郡王只是想要借此表达自己的心意,而甄嬛也知道果郡王的意思,很开心,这大大的满足她的虚荣心。
看这满京城大家闺秀的梦中情人果郡王,也拜倒在她的魅力之下。
皇后是一脸的笑容,不知道的以为她是真的高兴,其实现在她最恨甄嬛,只是她是皇后只能表现大度。
沈眉庄看到多少还是有些羡慕,不过她的性格如此到不会嫉妒,曾经皇上也送过她珍贵的绿菊,信任她让她一个贵人学习宫务。
站在后面的安陵容,看到天上的风筝和满池的莲花时,是羡慕不已,想到自己的身份又自怨自艾。可她想在后宫过得体面,所以之后她投靠了皇后,给甄嬛送去了“舒痕胶”。
其他人看着甄嬛和皇上如此高调的秀恩爱,非常嫉妒。
年世兰欣赏美景,非常乐呵,众人对此不解,认为她是强颜欢笑,可笑得也太欢了。
那果郡王明显借着这次宴会对甄嬛表达爱意,年世兰想皇帝头上是否已经长满草原,还是他给自己戴的就更高兴了。
皇帝乐呵呵的,给一个贵人如此殊荣,凤凰于飞,和鸣铿锵,夫妻和顺恩爱。他也不知道满朝文武如何看待他的,如何看待皇后,如何看待皇家。
还有太后与隆科多,没想到呀,他们也有私情。难怪以前不喜甄嬛的太后,最近表示很欣赏她,难道是臭味相投。
热闹过后,后宫恢复平静,可底下的阴谋算计永远不会停。皇后为夺取三阿哥的扶养权,撩拨齐妃向甄嬛送用夹竹桃做的点心,甄嬛聪明没有食用。齐妃无奈授人以柄,只得听命于皇后。
时疫过后就是大旱,为求雨皇后与皇帝离宫祈福,皇帝下旨华贵妃独掌六宫。
帝后离宫不久,华贵妃却病重,昏迷不醒。
之后甄嬛无声无息的小产了,得到消息的帝后匆匆回宫,先是到了承乾宫看了甄嬛,章太医向皇上、皇后汇报说莞贵人是身体虚弱导致流产。
皇上很伤心,以为上天又惩罚他,带走了他的孩子。皇后安排好一切后续,安慰失子的甄嬛,对她极其和善。完全看不出甄嬛失子是皇后的手笔,不过事情不够完美,没能栽赃给华贵妃。
甄嬛醒来后不信太医给的结果,认定有人害她,她也如当年芳贵人那般认为是华贵妃所为。可华贵妃现在昏迷不醒,又动摇了,只能暗自伤心、自厌、怨恨,她恨上所有人。
看过甄嬛的帝后两人又匆匆的去了翊坤宫。
皇上华贵妃如何了?
江太医回皇上,华贵妃是因为中毒导致昏迷不醒几日了,臣一直在找如何解毒。
皇上华贵妃为何会中毒,给朕查。
翊坤宫华贵妃一直昏迷不醒,皇上一听是中毒的原因,刚刚失去与甄嬛孩子的皇帝更加愤怒,下令彻查。
皇后皇上不用担心,相信华贵妃一定会好的,你也累了剩下的事情就交给其他人去办吧。
皇上点了点头,他们一路赶路确实是累了。
皇后你们照顾好华贵妃。
芳菲是,皇后娘娘。
灵珑是。
皇后对灵珑她们留下一句话就随皇上一起走了。
皇帝前朝后宫忙碌,没有多少时间去安慰甄嬛。
一段时间后,皇上的人查出华贵妃中毒是端妃所为,证据确凿,以端妃与华妃的恩怨很多人都不意外。
太医为华贵妃解毒后对皇上说华贵妃命不久矣,皇上有些伤心,晋封华贵妃为华皇贵妃。端妃被贬为庶人,迁至冷宫,自此真正缠绵病榻。
对此皇后没有反对,一个将死之人而已。不知道之后皇后看到活得好好的年世兰会不会后悔如今不拦着了。
端妃自从年家急流勇退、年世兰晋升华贵妃后确实是把手伸进翎坤宫,只是端妃很谨慎。本来年世兰是想让曹琴默对付端妃的,可谁叫端妃想对她动手,年世兰就在她要动手时将计就计了装做中毒。这皇后也帮了大忙,因为甄嬛流产皇帝悲伤愤怒正没处撒呢,这才有了端妃被贬为庶人发配冷宫的严重惩罚。
端妃进冷宫后,后宫到处是端妃狠毒在王府时打掉华贵妃的胎,华贵妃反击折磨了她,然后她现在就下毒毒害华贵妃以做报复的言论。甚至串联了上乌拉那拉氏两姐妹的爱恨情仇。只是说两位皇后时是很美好的,可聪明人就能看出有所猫腻,可皇帝却点头认同。
这事当然是年世兰想看戏,让人传的,以端妃为切入点,合情合理,为了宫人的性命着想,美化了故事而已。
皇后没能把甄嬛流产嫁祸给华妃深恨端妃破坏她的计划,也恨流言,可流言中乌拉那拉柔则与皇上、她与皇上的故事明面上都是美化了的,她拿流言与传流言的人无可奈何,很是憋屈。